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社会频道>>社会>>正文
可可西里无人区来了一只“机器藏羚羊”
2025年08月11日 11时15分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8月11日电 可可西里卓乃湖畔,一夜大雪过后,湖面更加湛蓝,空气冰冷而清新,低处草地上的雪已融化,稍高一点的山岗上,还覆盖着厚厚的积雪。

下午三点钟,高原的太阳开始有点暖意,正是藏羚羊觅食的高峰。饿了一夜的藏羚羊,这边一群,那边一群,像芝麻一般,撒满了卓乃湖畔的坡梁山岗。

突然,离记者最近的一群藏羚羊旁边,出现了一只步履稍显僵硬的“藏羚羊”,脚步没有那么轻盈,体型也更丰满一些。不像其它藏羚羊一边啃草一边走动,这只“藏羚羊”一直昂着头,“小心翼翼”却又坚定执着地一点点靠近藏羚羊群。

 

正在埋头吃草的藏羚羊显然对这只新来的“伙伴”充满了好奇,纷纷停止觅食,抬起头来,打量着这个有点不一样的“新人”。很明显,机警胆小的藏羚羊只是有点好奇,“新人”的“妆感”并没有把它们吓跑。终于,这只有点特殊的“藏羚羊”成功入群,成为卓乃湖畔成千上万只藏羚羊中的一员。

上面这一幕中那只有点不一样的“藏羚羊”,其实是一只刚刚诞生的“机器藏羚羊”。如果仅从毛色、形象来看,这只“机器藏羚羊”和真的藏羚羊没有多大差别,只是走动起来的时候,没有真的藏羚羊那么轻盈、敏捷。

 

地处青藏高原西北部的可可西里无人区,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高寒缺氧,被称为人类的“生命禁区”。又因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被誉为“动物王国”。

以藏羚羊为代表的珍稀物种,是青藏高原生态的重要指标。每年夏季,数以万计的雌性藏羚羊,汇聚到可可西里无人区的卓乃湖畔等地产仔育幼。这里因此也被称为藏羚羊的“大产房”。

 

参与这次行动的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连新明说,这只首次出现在可可西里腹地的“机器藏羚羊”,突破了人类观测野生动物的常规距离限制,将为我国藏羚羊行为研究提供更加精准可靠的影像和数据,助力赋能守护好这片“生命禁区”中的珍稀野生动物和自然生态环境。

负责这只“机器藏羚羊”技术方案的杭州云深处科技公司和仿真外形制作的苏州白鹿鸣团队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任务中,“机器藏羚羊”在可可西里开阔地带操控距离达到2公里,比较从容地完成了坡坎坑洼、泥泞湿地等障碍,并成功融入藏羚羊群,进行了近距离观测和零干扰拍摄,避免了车辆和人员对藏羚羊的干扰和惊吓。

 

除了本次“机器藏羚羊”外,近年来为藏羚羊迁徙“值班放哨”的“移动哨兵”等众多科技项目,也陆续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可可西里管理处执法监督科科长秋培扎西说,更多机器人、人工智能等“科技动能”的加持,让可可西里的生态保护工作更高效、更环保、更人性。


策划:钱彤

统筹:常爱玲、陈凯、令伟家

制作:于卫亚、史卫燕、焦旭锋

记者:令伟家、焦旭锋、史卫燕

视频:刘思录、郭依格、邓寒思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