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7月26日傍晚一场强暴雨突袭繁峙,繁城镇赵庄村监测员发现村东排水沟因杂物堵塞出现积水倒灌迹象,当即通过村级应急群上报。不到10分钟,镇防汛小分队赶到现场,与村民一道清淤疏堵,及时打通排水通道。
在县委、县政府统一指挥下,全县11个乡镇的巡查队同步在河道、水库、尾矿库、低洼易涝点等处展开拉网式排查,处置类似隐患27处。这场雨中的“快速响应”,正是繁峙县构建“县统筹、乡调度、村落实”三级联动机制的缩影——从预警信息传递到现场处置,从干部带头到群众参与,一套高效运转的防汛体系在实战中筑牢了安全防线。
繁峙县北靠恒山、南依五台山,全县共有19条河流,其中11条为季节性河流,8条为非季节性河流,还有2座中型水库和2座小型水库。入汛以来,该县气象局单独发布雨情信息46条,联合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12期、地质灾害预警信息14期,发送短信268条。全县开展应急演练30余次,覆盖群众2万余人,形成全民参与防灾、减灾、抗灾局面。
据了解,目前该县对各工矿企业可调配的大型机械(含司机)进行了摸底,并组建12支应急救援队伍,1200余人24小时待命,成为汛期里的“移动堤坝”。针对乡村独居老人、留守儿童多等现实情况,该县采取“人盯人”措施,确保预警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畅通。 (王利强 赵清翔)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