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社会频道>>社会>>正文
我省多部门负责人深入解读《山西省落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10方面重点任务 守护山西“好空气”
2024年03月27日 09时37分   山西晚报

山西晚报讯(记者 武佳 薛建英 实习生 杨雨弘 王琦)3月21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多部门负责人深入解读《山西省落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该方案由山西省政府制定,是“十四五”后两年我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实施方案》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10方面重点任务,并根据区域污染特点和空气质量改善需求,对汾河谷地、太原盆地等结构性污染较重、空气质量较差的区域提出更为严格的管控措施。

这10方面重点任务包括:深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严格高能耗、高排放项目准入,大力培育绿色环保产业。深入推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提高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深入推进交通结构优化调整,提高货物铁路运输比例。全面加强面源污染治理,深化扬尘污染综合治理。强化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加快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推动省会太原空气质量提升,加强太原盆地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完善大气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完善配套支持政策,压实各方治污责任等。

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落实好《实施方案》,该厅将充分发挥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定期调度评估,会同有关厅局从四个方面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

加强组织领导。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地方党政主要负责人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认真履行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职责。各相关部门要全面落实相应领域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及时出台配套政策,指导做好各自领域相关工作。

严格考核督察。加大重点市、县大气污染防治任务目标完成情况在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的权重,对超额完成目标的地区给予激励,对未完成目标的地区,从资金分配、项目审批、荣誉表彰、责任追究等方面实施惩戒,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对大气环境问题突出的市县,视情组织开展专项督察或约谈。

精准科学管控。完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体系,扩大工业污染源自动监控覆盖面,全面提升污染精准溯源能力,快速消除污染高值热点。充分利用在线监控、走航监测、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提升非现场监管能力,严厉打击违法排污。完善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机制,科学合理制定差异化管控措施,提高重污染天气应对精准性、实效性。

强化联防联控。建立汾河谷地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开展交叉执法,实施应急联动,做到统一步调,协同减排,凝聚合力。聚焦太原盆地联防联控,完善太原及周边重点区域省市联管联建联防机制,助力省会太原空气质量提升。同时,开展大同盆地、忻定盆地、上党盆地等重点区域联防联控,以重点区域空气质量加速改善带动全省空气质量整体提升。

相关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助力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3月21日,山西晚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发布会上获悉,我省深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助力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产业总体结构和制造业内部结构明显优化。2021年-2023年,全省制造业年均增长11.4%,高于规上工业增速3个百分点,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长15.2%,绿色低碳转型持续加快。

我省将以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着力点,统筹推进经济平稳增长与环境持续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助力全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首先,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钢铁行业有序推动兼并重组,改造升级限制类装备,提高先进工艺装备产能占比。焦化行业加快大型焦化升级改造项目建设,全面提升节能环保安全水平。化工行业加快固定床间歇式气化技术升级改造,开展化工园区认定工作。有色行业严格执行电解铝产能置换政策,推广新型稳流保温铝电解槽等节能减排技术。建材行业推动水泥熟料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

其次,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聚焦破解产业结构偏重的问题,大力发展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现代消费品、氢能等新兴产业。做大做强龙头骨干企业,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攻关先进适用技术、“卡脖子”技术,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端产品。鼓励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壮大产业规模。积极开展产融对接活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发挥新兴产业绿色增长引擎作用。

再次,推进产业集群绿色发展。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帮助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找准绿色低碳转型短板,有计划分步骤组织实施技术改造。根据专业镇环境承载力,推动专业镇绿色低碳升级改造。聚焦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持续推动示范基地建设提档升级,不断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打造优质产业集群载体。

2025年底前全省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30%

发展装配式建筑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能源、提升产业的装备水平,可以说是建筑业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一环。《实施方案》中明确,2025年底前,全省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30%。

相比传统现浇方式,采用装配式可节约木材60%,节约水泥砂浆55%,减少水资源消耗25%,每平方米可减少碳排放约13公斤,从这一组数据可以看出,采用装配式能够非常有效地降低建造过程大气污染、减少建筑垃圾。

2017年以来,省住建厅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培育了25个省级产业基地,其中4个被评为国家级产业基地。截至2023年底,全省共建设装配式建筑约3773万平方米。

2024年,《山西省装配式建筑产业链2024年行动计划》印发,明确了今年要做的10项重点工作,力争2024年全省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27%,工业总产值40亿元以上、营业收入35亿元以上。

明年,省住建厅将根据2024年的发展情况,制订2025年行动计划,持续推动基础固链、技术补链,优化塑链、融合强链,力争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0%以上。

全省高速公路已建成充电桩890台实现服务区充电设施全覆盖

近年来,我省交通运输行业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要求,全面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交通运输绿色转型发展和空气质量改善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省高速公路已建成充电桩890台,实现服务区充电设施全覆盖;建成加气站21座,其中10座已投入运营。

近年来,我省运输装备清洁化水平大幅提升。多部门协同推进,加快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类柴油货车。2019年至2021年,共淘汰注销152836辆,完成率达110.67%。同时,城市客运领域新能源汽车持续推广。到2023年底,城市公交车中,新能源车1.46万辆、占比95.65%;巡游出租车中,新能源车2.69万辆、占比64.62%,两个占比均在全国排名前列。

交通运输与能源发展协同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加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快,目前,全省高速公路已建成充电桩890台,实现服务区充电设施全覆盖;建成加气站21座,其中10座已投入运营。同时,高速公路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也在稳步推进。截至2023年底,累计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201.32兆瓦,累计发电10948.14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86万吨。

下一步,我省将大力推进大宗货物“公转铁”“散改集”,进一步提升铁路运输比例,加快交通物流网络建设,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培育多式联运物流枢纽,提升多式联运一体化服务水平。同时,加快推进交通结构绿色转型,加大对公路沿线充电桩、加气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推广新能源运输工具,发展绿色配送,持续推进空气质量改善。

山西晚报记者 武佳 薛建英 实习生 杨雨弘 王琦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