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社会频道>>社会>>正文
中国水稻技术在孟加拉国“结果”
2023年07月24日 10时22分   环球时报

孟加拉国《金融快报》7月22日文章,原题:孟加拉国可以采用中国多年生稻栽培技术,以降低成本并减少劳动力投入 孟加拉国可以通过引入一种可持续的作物生产系统,即采取中国的多年生稻栽培技术,从而降低成本并减少劳动力投入。中国云南省勐海县副县长孔央最近对来访的孟加拉国记者表示:“只要孟加拉国希望进一步加强在粮食生产领域的双边合作,我们就准备扩大我们之间的合作。”

几年前,中国云南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培育出多年生稻品种,并在2018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这项技术使农民只需种植一次水稻,就能连续获得3至5年收成,在此期间,不需要进行其他多项传统农业生产活动,例如购买种子、育苗、耕地和插秧等。

云南大学农学院多年生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介绍说,这项技术代表着一种高效和可持续的水稻生产技术,其特点是环境友好和成本效益高。对这项技术的研究具有理论创新意义,因此是一个前沿研究领域。

中国官员在解释季节性水稻和多年生稻生产方法之间的区别时表示,前者的生产过程更复杂,需要费时费力的田间管理。而多年生稻生产过程比较简单,因为在收获前只需要进行作物管理,所以投入的劳动力大幅减少,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多年生稻还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约用水,与传统水稻生产相比,用水量能节约30%左右。

勐海曼香云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数字农业馆的一名负责人说:“在多年生稻生产中,稻田一直被水稻作物遮盖,这可以增加碳汇并减少水土流失。因此这是一种可持续的水稻生产技术。”他表示,2018年以来,除中国外,多个南亚及东南亚国家也已开始试用多年生稻技术。他还表示,这项技术在“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呈现出积极发展态势。

孟加拉国水稻研究所首席科学官马苏杜扎曼博士证实,中国技术在孟加拉国多年生稻生产中取得成功。他表示该技术可能对孟加拉国尤其有效,特别是在苏纳姆甘杰县。他称自己在研究中发现,多年生稻的寿命还可以再延长5年以上。(丁雨晴译)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