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社会频道>>社会>>正文
赵延军:尽一己之力 守护碧水蓝天
2022年08月17日 09时56分   忻州日报

“在学生时代,我对环保的认知还停留在参与废弃物利用阶段。参加工作后,与社会接触面广了,偶然一次机会参与了垃圾分类的宣传活动,我感觉特别有意义!”7月25日,定襄县聚焦网络服务中心编辑、定襄县青年志愿者协会会员赵延军对记者说。从那以后,赵延军开始学习关于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从垃圾分类到“光盘行动”,从植树造林到河道保护,再到后来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他都积极参与相关活动,并开始投入到了环保宣传推广的工作中。

志愿服务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角色。因为热爱才有坚持,从不熟悉,到慢慢摸索,赵延军凭借对环保事业的热爱,凭借一己之力,为家乡的碧水蓝天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因此,赵延军被定襄县人民政府授予“2015年度环境保护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在志愿者活动中因工作表现突出,2020年被共青团定襄县委授予“向上向善好青年”的荣誉。2022年6月5日,赵延军入选“2022年百名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

谈论起家乡,赵延军的言语中流露出自豪和骄傲。打铁是定襄县传统手工艺,现在,法兰锻造是定襄县的支柱产业。“2012年天然气引进定襄后,我就投身到定襄县锻造产业升级(煤改天然气)的环保志愿行动当中了。”赵延军告诉记者。

近年来,定襄县不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还被列入太原及周边(1+30)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区域县。赵延军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参与其中,主动当起了践行者和传播员。作为一名环保志愿者,赵延军全身心投入,用青春在定襄大气污染防治战场绘出了一幅温馨“蓝”图。

“在秋冬季秸秆禁烧工作中,我利用业余时间走街进户宣传环保政策,解释秸秆综合利用的好处,改变村民以往焚烧秸秆的习惯。在禁燃禁放工作中,宣传禁燃禁放的政策,提醒周边人自觉不购买、不燃放烟花爆竹,不垒旺火,采用喜庆音乐等安全、环保、低碳的方式来欢度佳节,使环保观念深入人心,尽一己之力守护蓝天碧水,共建美丽家园。”赵延军说。为了扩大宣传效果,赵延军以微信公众号为传播平台,向更多受众宣传不燃放烟花爆竹、不垒旺火的益处,努力把生态环保理念转变为更多人的自觉行为,凝聚起保护环境的正能量。

作为一名网络服务工作者,赵延军对新型传播平台有着自己的理解。“平台的建设和信息的传播可以有效推进政府工作和引导群众理念,通过微信公众号这个平台,可以使各项生态环境工作落到实处,当这些文章的阅读量不断上升时,我有很大的成就感,也因此激发了更大的责任感。我深刻感受到了志愿者工作的意义,也决心当好志愿者,更多地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赵延军说。

在赵延军年幼时的记忆里,抬头就能望到蓝天白云,低头可见清澈河水,但渐渐地这样的画面却没有年幼记忆中的那样美丽了。连续10年,赵延军积极参与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尤其是在禁燃禁烧工作中,发挥自身优势,将掌握的信息第一时间上报生态环境部门及所涉乡镇,便于他们有针对性地、及时地开展工作。此外,自定襄县锻造产业升级(煤改天然气)工作开展后,赵延军通过自己创办的自媒体账号进行相关政策的宣传,配合县委、县政府对环保先进企业在省级媒体进行宣传报道,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在定襄县青年志愿者协会有很多和我志同道合的人,他们其中也有致力于环境保护的。在我们共同参与的志愿者活动中,有很多相同的感受和理解,有一致的理想和目标,也面临相同的困惑和问题。我们希望社会对环保志愿者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多一些关心和支持,努力创设更加顺畅的工作环境。让参与者更积极,让更多人积极参与,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样子。”赵延军说。

生态环境保护始终是时代发展的重大课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高质量的生态环境也更加迫切。赵延军告诉记者,“下一步,我将着力在大气污染防治的宣传普及上下功夫,利用公众号的普及率宣传新型能源的优势,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一肩担两头’,倾听群众呼声,传播政策导向,推动冬季清洁取暖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来源:市生态环境局官网)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