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社会频道>>社会>>正文
省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启动暴雨四级应急响应
从早下到晚,行车如行船 7月这场雨,来得有点猛雨情
2022年07月12日 09时34分   山西晚报

7月11日,省城迎来强降雨天气。太原市气象台15时40分变更发布暴雨橙色预警。持续的大雨使得市民们出行不便,同时也给防汛带来压力。 山西晚报记者 钟清 摄

雨情

山西晚报讯(记者 郭卫艳 实习生 付蓉)山洪、暴雨预警齐发……7月11日,山西省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决定自7月11日10时30分启动暴雨四级应急响应。

7月10日,我省降水主要集中在中南部和北部地区,25个站降暴雨,部分地区还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在雨水的拉扯下,当日全省最高气温跌回“2”字头,消暑效果很显著。7月11日,雨势更加猛烈,犹如倒水。山西省气象台7月11日10时22分变更发布暴雨黄色预警,预警区域:吕梁、忻州西南部、太原、晋中西部、临汾北部、长治西北部。预计未来6小时内,预警区域中的大部分地区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山西省水利厅和山西省气象局7月11日11时联合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11—13日,我省大部将出现入汛以来最强降水天气过程,过程累积雨量在20—130毫米,局地可达200毫米以上。此轮强降水分为两个阶段。11日白天至夜间,朔州以南大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暴雨,局部大暴雨(100—120毫米)。12日夜间至13日白天,太原及以南地区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暴雨,局部大暴雨(100—150毫米)。降水期间会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最大小时雨强40—60毫米。

按照《山西省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有关规定,经会商研判并报省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指挥长同意,省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决定自7月11日10时30分启动暴雨四级应急响应,请省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立即进入暴雨四级应急响应状态。有关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密切关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根据本地实际研判进入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状态。

全省短期预报:7月12日白天到夜间,全省阴天,大部分地区有阵雨或雷阵雨,中部局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南部部分地区有暴雨,局部地区有大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最高气温:北中部及南部山区21—29℃,南部其余地区29—33℃;最低气温:北部及中南部山区14—20℃,中南部其余地区20—25℃。7月13日白天到夜间,全省阴天,忻州及其以南大部分地区有阵雨或雷阵雨,南部大部分地区有中雨,部分地区有大雨,局部地区有暴雨。最高气温:北中部及南部山区22—27℃,南部其余地区27—32℃;最低气温:北部及中南部山区14—20℃,中南部其余地区20—26℃。

“四级”换“三级” 太原变更暴雨应急响应

山西晚报讯(记者 薛建英)根据天气时况和气象会商结果,太原市较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决定,自7月11日17时由暴雨四级应急响应变更为暴雨三级应急响应。

太原市较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要求各成员单位立即进入暴雨Ⅲ级应急响应。有关县(市、区)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密切关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根据本地实际研判进行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状态。当天11时,太原市启动了暴雨四级应急响应。

防汛

我省启动省级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山西晚报讯(记者 薛建英)7月10日22时,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以下简称省防指)启动省级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据气象预测,11日至13日,我省大部将出现入汛以来最强降水天气过程,过程累积雨量在20—130毫米,局地可达200毫米以上。

省防指要求,各市防指和省防指有关成员单位高度重视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进一步压紧压实防汛责任,督促各级防汛包保责任人下沉一线,靠前指导;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强化应急值守和会商研判,及时启动或调整应急响应;突出抓好中小河流洪水、山洪、滑坡、泥石流、城市内涝等灾害防范和水库、淤地坝安全度汛;突出预警“叫应”机制落实,果断提前转移危险区群众,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前置抢险救援力量和物资,尽最大努力减轻灾害损失。

响应期间加强信息报送,发生较大险情或人员伤亡第一时间报省防办。

全省合力构筑防汛“安全堤”

山西晚报讯(记者 薛建英)我省遭遇今年入汛以来最强一次降雨过程,时间跨度大,降雨覆盖面广。为确保安全度汛,7月10日,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召开全省防汛会商调度视频会议,安排部署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

我省明确,防汛的关键,是要坚决落实以行政首长责任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筑牢“责任堤坝”。要压实责任、严明纪律,确保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畅通统一。各级防指要强化责任、提高效率、挂图作战,增强防汛工作主动性、精准度、可靠度。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防汛责任,每个点位的防控都要做到定人、定岗、定责、定时。严肃执行防汛抗旱调度纪律,严格落实24小时带班值班制度,把防汛抗旱各项工作往深、往实、往细里做,确保河库安澜、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加强监测,在预警上“全覆盖”。坚持把“河道两岸、沟道两旁、填方之上、土崖之下、削坡附近、库坝下游、采空区域、低洼地带”作为重点防范区域,划定风险等级,明确专人值守,落实具体措施。如遇特殊情况要加密会商频次,综合分析研判天气、雨情、水情发展变化,进一步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发出预警预报和指令,确保最短的时间内通知到村、到户、到人,特别要对山区、景区、河道等险工险段人员分散点,真正做到打通预警信息的最后一公里,确保预警信息全覆盖、无盲区。

全面准备,在行动上“拉满弓”。着重提高防洪排涝能力,加快水利项目建设,系统防范病险水库隐患,加快河道治理工程、城区排涝工程建设,全力加快汾河流域防洪能力提升工程;提高隐患治理能力,开展“地毯式”安全隐患大排查,切实加强对边山峪口、山洪沟、小水库等重点部位的巡查,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提高应急作战能力,完善应急预案,熟悉各项流程,加强队伍力量建设,备足应急物资,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此外,各级防指要进一步加强天气、雨情、水情会商研判,完善预警信息发布和“叫应”机制,按照省防指的统一调度和指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共同抓好防汛工作的强大合力,全力构筑防汛“安全堤”。

预警

这些地方地质灾害风险高

山西晚报讯(记者 薛建英)7月11日,省自然资源厅和省气象局联合发布二级橙色、三级黄色地质灾害预警。

预计未来24小时,太原市阳曲县,忻州市静乐县、岢岚县,吕梁市离石区、兴县、临县、柳林县、方山县部分区域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级别为二级(橙色),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高,请组织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做好避让准备。

太原市杏花岭区、尖草坪区、清徐县、娄烦县,长治市武乡县,晋城市高平市,晋中市太谷县、祁县、平遥县、介休市,忻州市忻府区、定襄县、五台县、神池县、保德县,吕梁市文水县、交城县、石楼县、中阳县、交口县、孝义市、汾阳市部分区域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级别为三级(黄色),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较高,请启动地质灾害隐患点24小时巡查。

排查

社区工作人员冒雨巡查安全隐患点

7月11日上午,太原市突降暴雨,迎泽区柳巷街道的各社区党员干部、网格员闻“汛”而动,迅速集结,第一时间开展安全隐患点巡查、入户走访重点人群、清除窨井口堵塞物等防汛工作,确保辖区各项设备正常稳定运行,筑牢辖区防汛安全防线,切实解民忧、护民安。

11日上午,迎泽区柳巷街道海东社区的网格员、下沉干部立即开展隐患排查行动,重点排查辖区重要路段下水井是否畅通、电梯运行是否正常、有无容易倒伏树木及掉落的电线等情况,并对巡查的详细情况做好记录。

当日上午,迎泽区柳巷街道柴市巷社区组织工作人员开展了防汛排查巡查。社区网格员针对社区内存在安全隐患的墙体、路面、低洼地区等区域进行了重点检查,网格员每进一户都认真排查房顶有无凹陷;墙体有无开裂、倾斜;地面有无大面积沉降等情况,并对所查区域内的危险情况留存照片等资料进行登记上报。同时在社区大门显眼的地方张贴防汛通知,提醒住户在汛期提高警惕,做好防汛准备,以免发生灾害事故。

柳巷街道海西社区党委书记杜红燕带领社区两委和网格员对辖区的路面进行巡查。巡查中发现,海子边西街和三圣庵街路面积水比较严重,而且出现了下水道不通污水井盖冒水、污水外溢等情况,严重影响市民出行,海西社区工作人员现场疏导过往行人车辆通行,搬移涉水电动车、自行车,确保大家的行车安全。对于积水较严重的路段,放置温馨提示标志。

柳巷街道铁匠巷社区发现的问题能及时清理的安全隐患就及时清理,处理不了的立即上报街办,避免出现危险。

中午雨越下雨大,刚回到办公室的社区干部小张接到了后铁匠巷11号院居民李女士的求助电话,原来,李女士楼上的住户家中漏水,一时间联系不上,家里大大小小的盆都用来接漏水了。小张马上联系楼上的住户,得知正在回家的路上。随后,小张和网格员齐芳来到李女士家中,看到屋里地上、床上、沙发上都是水。

此时,楼上住户已经回家,正在扫水。经过社区与上级街办协调沟通,等雨停后,找施工单位为住户解决阳台漏水问题。解决了漏水问题,社区工作人员又接到通知,后铁匠巷成成中学附近有一棵大树松动倾倒,大家又来到现场,拉起警戒带,上报街办后等待园林局来处理。

柳巷街道开南社区工作人员对辖区各个小区院内进行排查,特别是平房院内的住户,网格员走进居民家中排查是否有漏水、渗水等情况,督促居民雨天注意用水、用电安全,并对各个背街小巷的低洼地带、下水道盖、排水渠等进行排查。

山西晚报记者了解到,社区工作人员将时刻密切关注汛情、天气预警信息,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定期开展防汛安全排查,加强对辖区居民的安全知识宣传,完善防汛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全力保障居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除此之外,社区还加强了防汛期间执勤的工作,值班人员将严格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各应急小组将随时待命,所有社区工作人员将加强辖区巡视,为确保辖区居民安全度汛。

山西晚报记者 徐麦丽

出行

雨天开车上路 这些提示请收好

“雨天模式”持续开启,交警部门提醒大家,开车外出的一定要注意安全。

降低车速,避免急刹车。雨天驾车时一定要降低车速,确保视线开阔清晰;要与前车保持一定距离,不能跟车太近,更不要频繁超车。急刹车容易因路面湿滑而导致刹车打滑甚至发生侧滑,从而酿成事故。

谨慎涉水,注意观察积水深度。驾车行经积水路段,遇积水情况不明时,不应盲目涉水,应先判断积水情况。若车辆因涉水熄火,切勿二次打火,以防发动机受损。如果积水泛起浪花或者旋涡,说明水里可能有石头等障碍物;如果其他车辆通过时,积水十分平静,说明水很深,最好绕路而行;如果难以判断积水深度,要将车停在安全的地方,下车查看或等待。

正确使用灯光,千万别滥用双闪灯。雨天合理地利用灯光,才能有效保证自己的车被其他车辆看到。雨天在高速上行驶,千万别滥用双闪灯。开双闪、雾灯还是远光灯?能见度小于2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和前后位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6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能见度小于1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4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50米以上的距离;能见度小于5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20公里,并从最近的出口尽快驶离高速公路。

总而言之,雨天行车一定要,轻打方向,缓踩刹车,提高警惕,切不可疏忽大意。接下来几天,风雨持续。交警在此提醒大家,出行前请提前了解路况,关注天气预报,规划好出行线路。路上如遇紧急情况,及时向路面执勤交警求助。

山西晚报记者 杨晶

相关

国家防总对山西等六省份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据新华社电 记者7月11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根据《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有关规定,国家防总决定于7月10日20时,针对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陕西、甘肃等省(自治区)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据气象预测,7月11日至13日,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中南部、山东、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7月10日18时,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国家防总要求,相关省(自治区)高度重视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进一步压紧压实防汛责任,督促各级包保责任人下沉一线,靠前指挥;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强化应急值守和会商研判,及时启动或调整应急响应;突出抓好中小河流洪水、山洪、滑坡、泥石流、城市内涝等灾害防范和水库、淤地坝安全度汛,切实做好人员转移避险,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7月初以来全国多地经受高温“烤”验

据新华社电 受副热带高压影响,7月初以来,我国多个省份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一周,新疆南疆盆地、四川盆地中东部、黄淮南部、江淮、江汉、江南、华南等地将有持续性高温晴热天气,大部地区日最高气温一般为35℃至38℃,局地可达40℃以上。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符娇兰认为,夏季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属正常现象,但是今年以来出现的高温天气在强度和持续时间上存在一定的极端性。

在骄阳炙烤下,重庆中心城区阳光刺眼。在重庆渝北区、江北区等地,由于天气炎热,街道上人流比往常少了许多。

记者在重庆一些建筑工地走访发现,为应对高温,工地除了为一线作业人员准备了藿香正气水、凉茶等防暑物品外,还增加了遮阳棚、遮阳伞等设施,有的工地还对一线劳动者开展中暑急救培训,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体检,保障劳动者权益和施工安全。

连日来,素有“火洲”之称的新疆吐鲁番迎来高温“炙烤”模式,作为我国有名的高温地区之一,气温居高不下,著名景点火焰山地表温度更是高达70℃以上。“夏季铁塔表面温度往往高达60℃至70℃,我们都得避开最炎热的时间段,控制好作业时段。”国网吐鲁番供电公司输电巡检中心带电作业班班长李三成和同事们顶着烈日,身穿密闭的作业服,每天平均7到8次爬上二三十米的杆塔进行带电作业。“在高温下每次只能工作三四十分钟,带电屏蔽作业服下的棉制工作服就被汗水湿透了。”李三成说。

11日10时30分,浙江省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高温)业务服务Ⅳ级应急响应。气象部门介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浙江出现晴热高温天气且将持续,截至11日11时30分,浙江各地已发布高温红色预警21条。

11日14时25分,江苏省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南京、扬州、泰州、常州、镇江、无锡、苏州的部分地区已出现37℃以上高温天气,预计12日上述地区以及盐城和南通的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7℃以上。

气象部门提醒,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落实防暑降温保障措施;老、弱、病、幼等体质较弱人群尽量减少外出活动时间;公众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高温条件下作业和白天需要长时间进行户外露天作业的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注意防范因用电量过高以及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负载过大引发的火灾。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