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社会频道>>社会>>正文
全省2月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奖惩结果揭晓我市获得奖励资金最多
2022年03月28日 09时50分   忻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张剑雄)按照省生态环境厅、省财政厅印发的《山西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奖惩方案》要求,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发布2022年2月份各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奖惩情况通报。根据实时监测数据,2月,太原、大同、阳泉、朔州、忻州、临汾、吕梁等7个市获得奖励,其中忻州市获得的奖励资金最多,为37.31万元。长治、晋城、晋中、运城4个市均被扣罚,运城市被扣罚最多,为185.34万元。3月24日,省生态环境厅发布了这一消息。

2017年10月,我省制定出台了《山西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奖惩方案(试行)》,对空气质量恶化或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实施资金扣罚,对空气质量改善和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给予奖励,结果每月向社会公布。当年10月至2018年12月,累计扣罚资金5.07亿元、奖励资金3.67亿元,有效激发了地方政府大气治理的积极性,推动了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2018年,全省11个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均实现了同比下降,特别是二氧化硫平均浓度的下降幅度更为突出,各市降幅在23.9%至56%之间。

为切实发挥每月对11市环境空气质量奖惩的激励作用,进一步传导生态环保压力,2019年,我省对《山西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奖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行了修订。重点在五方面:第一,扩大了考核对象,增加各设区市参照《方案》对所辖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考核的要求。第二,提高了综合指数扣罚标准,仍延续原有的阶梯式扣罚方法,超过基准值越多,扣罚的标准越高。同时,为了推进空气质量的总体改善,缩小了扣罚阶梯的差距。第三,为更好地激励各市进一步降低二氧化硫浓度,严格二氧化硫免于扣罚的标准,由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的60微克/立方米调整为30微克/立方米。第四,进一步突出对环境空气质量变化情况的奖惩,将原《方案》中高于全省平均值的扣罚资金系数由0.8下调为0.5,适当弱化基础条件的影响;将同比恶化的扣罚资金在原有基础上提高1.2倍,进一步加大对空气质量恶化情况的扣罚;将原《方案》中对环境空气质量同比改善奖励权重由60%提高到80%,加大对空气质量改善的奖励。第五,细化奖励资金使用方向,将原《方案》中“各市环境空气质量奖励资金统筹用于行政区域内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方面的项目。”进一步细化修订为“环境空气质量奖励及扣罚结余资金按照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统筹用于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方面的项目,包括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和监管基础能力建设、相关科学研究等。”

近年来,通过实施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我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特别是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方面,我市表现不俗,2021年10月,在全省11个市中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最优,获得全省最高奖励46.14万元。今年2月,正值春节假期,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控压力大,我市仍取得了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全省最优的成绩。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