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社会频道>>社会>>正文
“90后”中英双语导游刘丽玲:把家乡山西讲给老外听
2025年08月12日 09时54分   山西晚报

8月的一天,刚刚接待过一个意大利团队的“90后”导游刘丽玲,终于休息了一天。随着山西文旅的火爆出圈,以及“免签”政策的出台,每到旅游旺季,刘丽玲总是忙碌得不可开交。眼下正是旅游高峰期,她把自己的行程档期排得满满当当,一个月最多休息两天,“我不觉得辛苦,这份工作是我热爱的。我喜欢接触不同的人群,向他们介绍我的家乡——山西。”刘丽玲乐呵呵地说。

近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关于刘丽玲的文章——《我带老外游中国》。山西晚报·山河+记者走近这位“90后”导游,听她讲述向外国人介绍山西的背后故事。

职业选择:热爱成就事业

29岁的刘丽玲毕业于太原旅游职业学院的旅游英语专业。初中毕业时,因为不喜欢学数学,个性十足的她没有选择普高,而是去了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因为这所学校旅游英语专业吸引了她。她认为,上职业学院只要好好学自己喜欢的专业,就能学出个样儿来。就这样,刘丽玲因成绩优异名列前茅,2017年,她获得了学校推荐的去美国一家酒店的实习机会。

为期一年的实习经历,开阔了刘丽玲的眼界。工作期间,总有同事问她来自哪里?刘丽玲回答:我来自中国山西。同事通常会继续追问:山西在中国哪里?每到这个时刻,刘丽玲总要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介绍,山西的地理位置,山西的民俗文化,山西的美食。工作期间,她总会想起在校期间老师强调的“用语言连接世界”的理念,深切意识到:家乡的魅力需要被世界看见,而自己正好能成为那个“讲述者”。回国后,她以最快的速度通过了英语导游的考试。“我觉得我的家乡真的很好,我也要好好地向外国人介绍我的家乡。”她说。

回国后,刘丽玲顺利通过了考试。面试她的主考官,给她提供了第一份工作。疫情过后,来旅游的外国游客多了,她开始接涉外旅游团。至今,她带外国旅行团已有3年多时间。

从业体会:责任感和耐心很重要

谈起3年多的工作经历,刘丽玲说,因为热爱她并不觉得工作有多累,反而很享受这份工作。“但这份工作并不像别人想象的那样,外国人的钱好赚;没有热爱、没有责任感、没有耐心很难坚持下去。”她说。

刘丽玲说,通过观察,她发现不同国家的游客,有不同的个性和需求,因此自己在带团时也要做不同的准备。比如,如果来自英国的游客,需要注意介绍词的专业、准确;如果是比利时客人,通常来说比较严谨,在介绍的内容方面要多做准备,因为他们不喜欢导游回答不知道,或者现场查阅资料;如果是西班牙游客、意大利游客,就相对来说比较随和一些。

刘丽玲说,随着我国“免签”政策的发布,来旅游的外国游客从原来的“有钱人”转变成普通消费游客,甚至有很多外国游客是拼团、组搭子“穷游”,因此,对导游的要求和服务也会相应提高。在日常工作中,刘丽玲经常会用心准备各种小惊喜,给游客带来对中国、对山西的旅游良好体验感。比如,她会准备一些小甜点、小礼物,带给游客,尽力满足游客多看一些景点的需求。

专业胜任:给老外讲山西需要好的世界观

如何给老外讲山西?他们对山西的文化哪方面比较感兴趣?面对山西晚报·山河+记者的疑惑,刘丽玲说,事实上她带过的外国游客对中国文化和山西几乎一无所知,因为他们在国外看到的有关中国的内容和真实看到的中国大相径庭。很多外国游客来中国,首选北京落地游玩,然后会根据旅行社的推荐,或者距离远近选择第二目的地,山西通常就是他们的第二站。不过,也确实有5%的游客,是因为了解山西的历史,专门来山西游玩。比如,有些游客,因为喜欢佛教文化,来山西旅游,会选择五台山或云冈石窟等地。

刘丽玲观察发现,如果硬要生拗地给老外讲山西的历史或者文化,他们其实并不太感兴趣。他们更喜欢真正能体现中国人生活方式,或者他们认为有神秘色彩的东方文化的内容。比如,很多游客好奇,在中国文化中,为什么龙是一种特别权威的象征?比如,大同这个城市,为什么叫大同?类似问题,在刘丽玲的学习生涯和工作经历中,经常会遇到。她从古人的图腾崇拜,讲到权力象征;从孔子的天下大同,讲到美好世界的理想国状态;外国游客也慢慢明白这些中国文化的意义。

刘丽玲说,她的专业课老师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外语系副教授,全国旅游行业技术能手李婧对她影响非常大。李婧老师告诉她,给老外当导游,不能单纯用语言描述景点,而要用世界观表达内涵。确实,这样的讲解,更容易被老外所接受。

为了不被游客各式各样的问题难倒,刘丽玲平时会把游客们提问“刁钻”的难题记下来,在旅游淡季时,自己专门查阅资料、总结。她说,导游是学习无上限的工作,山西文化历史悠久,必须保证定期的学习、沉淀时间,让自己更优秀一点,才能胜任这份工作。

人生收获:职业带来认同和肯定

3年的双语导游工作经历,刘丽玲感慨收获了很多。个人角度而言,刘丽玲觉得自己实现了自己的人生规划和目标,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也很有意义。从社会角度来说,刘丽玲认为自己的工作不仅获得了外国游客的认可、旅行社同行的认可,还是一份很有意义的工作。有旅行社建议她去北京、上海等城市工作,但她热爱家乡,觉得家乡的美更值得被看见。

从最初在小红书拍VLOG记录生活,到现在讲一些带团的趣事,或者给有意成为双语导游的学弟学妹们传授经验,刘丽玲将自己的热爱转化为传播知识的桥梁。

她说,有外国游客因为认可她,连续3次来中国、来山西;还有很多游客说,要推荐亲友来山西找她玩。因为她,许多外国中学生、大学生报了中文课学习中文,还经常找她交流作业心得。

刘丽玲说,之前她从未想过要做什么伟大的事情,却因为热爱这份工作,收获了更多的责任和意义。

美丽山西静待五湖四海宾客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从省文旅厅了解到,我省目前持证导游约1.5万人。“旅游市场的运行同样遵循市场规则,需求端引导供给端。导游按需在各自的岗位上工作,接待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旅游是百姓生活的一种方式,无论中文导游还是外文导游,都是联通这种方式的关键一环。”

张壁古堡工作人员介绍,景区时常会接待国外游客,这些客人大多跟团而来,随团导游会讲外文。景区内也有专门的英文讲解员,可以用英文讲解景区内的所有景点。此外,景区还有电子导游设备,可以提供多种语言的导游讲解服务。所以,即便是外国游客来了也可以无障碍畅游景区、享受旅行。

成立于2015年9月的山西省导游协会,是山西唯一一家省级导游行业组织,协会注册的会员主要是全省范围内持有导游资格证人员。据协会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协会有团体会员28家,在册个人会员一万余人,其中持有效导游证的导游约6000人,外语导游占6%,约360人,其中75%左右是英语导游。外语语种主要为英语、俄语、日语、西班牙语、法语、德语、韩语等。

文旅部导游大师、山西省导游协会副会长牛刚介绍,随着2024年“黑神话·悟空”游戏的爆火,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游戏迷们,热情奔赴山西,寻找剧情中的27个山西地标。“随即让山西的入境游持续升温,对英语及多语种导游的需求也日渐升温。我们欣喜地看到,今年刚刚成立的山西文旅职业大学,旅游专业报名火爆,分数线远超预期,从另一个侧面也让我们看到了全社会对山西文旅未来发展的认可。期待也欢迎更多全球游客来山西旅游!”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赵丽娜 马秀凤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