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社会频道>>社会>>正文
在佛光寺 纪念发现“中国第一国宝”
2025年07月07日 15时33分   山西晚报

扫码看回放

山西晚报·山河+讯(记者 孙佳森)7月5日,纪念佛光寺唐代建筑发现88周年暨学术研讨会在忻州市五台县佛光寺举行。该活动通过主旨发言、现场展览、学术研讨等多种形式,探讨佛光寺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探索古建筑保护、传承以及活化利用的方式与未来方向。来自全国文物界、学术界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及梁思成、林徽因先生家属代表出席。该活动由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山西古建筑博物馆、山西省文物保护基金管理中心)主办。

1937年7月5日,中国营造学社成员梁思成、林徽因、莫宗江、纪玉堂一行,在山西佛光寺确认东大殿为唐代建筑,推翻日本学者“中国境内已没有唐代及其以前木构建筑”的断言。这一发现让佛光寺的历史文化价值闻名于世,寺内的唐代建筑、雕塑、壁画和书法题记被称为艺术“四绝”。

“这一刻,不仅是纪念祖辈梁思成与林徽因先生,更要纪念刘敦桢、莫宗江、纪玉堂等营造学社前辈们。”梁思成、林徽因的外孙于晓东在活动现场表示,佛光寺被梁思成誉为“中国第一国宝”,今天,这座千年古寺已经成为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建筑遗存。它见证了中国从战乱、贫弱,走向和平、强盛,也见证了中国传统文化正在走向振兴。他表示,佛光寺的发现不仅是一段学术传奇,更承载着民族文化的自信与传承。看到现场来了许多年轻的遗产保护者,先辈们的重大发现得以告慰,老一辈文博事业开拓者后继有人。

山西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白雪冰强调,佛光寺的保护需要多学科协作和创新技术应用,未来将继续深化研究与活化利用,让千年古建筑焕发新的生机。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院长路易表示,佛光寺东大殿的发现是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里程碑。88年后的今天,佛光寺的保护与研究工作正在持续推进。

主旨发言环节,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馆员永昕群和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文化财保存学专攻教育研究助手温静分别作了题为《佛光遍照——从东大殿看中国木构古建筑的结构特征及保护》和《通过中日遗构的比较理解佛光寺大殿的建构体系》的发言,从建筑结构特征和中日遗构比较的角度,深入分析了佛光寺东大殿的学术价值。上海尺棰剧场小组演出了实景剧《既见山寺》。该剧以“一尺之棰”的匠心为核心理念,通过戏剧艺术再现了1937年梁思成、林徽因等人考察佛光寺的历程,生动还原了发现唐代建筑的关键时刻。

学术研讨会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河北省文物与古建筑保护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古建筑修复材料研发与技术、中日遗构对比、文化遗产安全、木结构古建筑的抗震机理等方面展开研讨,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共同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古建筑研究及保护的方法与思路。

此外,《求真·1937》——纪念佛光寺发现88周年主题展览开展,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丁垚与策展人冯燕在现场直播导览,带领大家一同回顾了1937年发现佛光寺唐代建筑的7天经历。

当日,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和山西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共同成立山西文物气象研究中心。未来,该研究中心将开展气候变化对文物的影响研究、文物保护单位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等工作,为古建筑保护提供科技支持。

活动全程通过文博山西视频号、山西省古建院视频号等平台直播,未到场的观众可通过回放观看。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