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社会频道>>社会>>正文
月背起飞 难度几何
2024年06月05日 09时51分   光明日报

6月4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在监测嫦娥六号上升器自月球背面起飞状况。新华社发

6月4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屏幕上拍摄的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月球样品自月球背面起飞的动画模拟画面。新华社发

月球表面起飞是实施月面采样返回的一项关键动作,难度大、可靠性要求高。帮助完成这项艰巨任务的,是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所研制的制导导航与控制(GNC)系统。

不同于地面的航天器发射任务,月球表面起飞面临诸多独特挑战。“例如,地面有完善的发射场系统,月面则是临时场地;地面有保障团队支撑,月面许多工作要靠航天器自己完成;地面的起飞位置和姿态可以精准测算和调整,月面只能靠飞行器自行提前识别;地面发射尾焰有导流槽,月面起飞只能因陋就简;地面临近发射时,若发现问题可以取消,月面起飞则经不起太长等待……嫦娥六号在月背起飞,更是难上加难、险上加险。其中,最大的难点是如何智能自主控制。”专家强调。

嫦娥六号上升器从月背面起飞,地面无法直接测控,所有指令需要通过鹊桥二号中继星转达。为确保任务万无一失,研制人员必须考虑万一中继星通信不畅的极端情况。在专家看来,智能自主的起飞准备是嫦娥六号上升器月背起飞和嫦娥五号月面起飞任务最主要的区别,包括自主的位置确定、姿态确定、起飞参数计算等。“嫦娥六号上升器的月背起飞准备,在起飞前数小时进入准备程序,到了预定时刻,由GNC系统控制嫦娥六号上升器主发动机自行点火,经过约6分钟250公里的飞行后,准确进入预定环月轨道——整个起飞过程中的姿态控制和一定高度后的拐弯以及最终的入轨,都由GNC系统掌控。”

月背起飞成功后,嫦娥六号上升器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在月球轨道上的“追赶”和“牵手”,也将是一场技术和美学的双重盛宴。让我们期待嫦娥六号顺利“携土归家”!

(本报北京6月4日电本报记者张蕾本报通讯员李骥关轶峰)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