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社会频道>>社会>>正文
5·18国际博物馆日:读懂这所“大学校”的力量
2022年05月18日 09时38分   山西晚报

5月17日,江苏省海安市教师发展中心附属小学的师生在海安市博物馆参观。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让我们走进博物馆,看这所“大学校”是怎样把历史智慧告诉大众,带给我们信心和力量的。

文明传承力

方寸之间览千年

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每到一个城市,很多人选择“打卡”博物馆。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洛阳街头,一座座别具特色的博物馆,串联起这座“东方博物馆之都”的历史文脉,“城中一日,阅尽千年”。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将“最早的中国”的模样展现给世人;百年留声博物馆,老唱片与老式电影放映机,“声情并茂”述说变迁……

“博物馆体现城市的文化底蕴,是快速了解一座城市的最佳窗口,给人们带来美好生活的见证。”洛阳博物馆讲解员李晨飞说,它更是文化和艺术的殿堂,肩负着追寻历史、传承文明的重任。

自2012年以来,湖北博物馆数量增至234家,平均每年有9家新博物馆建成开放。“打卡”湖北省博物馆,“曾世家——考古揭秘的曾国”展厅一件件曾国墓葬、遗址出土的青铜器,娓娓道出未被史书所记载的曾国700余年历史文化。

在新疆,有一批独具特色的博物馆,如手风琴文化展示馆、昌吉恐龙馆、布茹玛汗·毛勒朵戍边馆、独库公路博物馆等,规模不大,各具特色,成为丝绸之路文化科教中心的重要支撑,展现出新疆历史人文遗迹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科技创新力

蕴藏的文化精神鲜活起来

科技、新潮、时尚……如今的博物馆,早已摆脱传统的印象。新技术、新手段、新创意运用,吸引着人们重新认识中华文明的灿烂。

上海设计师朱韶俊经常“云游博物馆”,敦煌研究院开发的“云游敦煌”,是他在创作瓶颈期汲取灵感的地方。他说:“敦煌壁画中的色彩运用与人物形态流传千年仍不过时,博物馆中的古典美学给我很多创作灵感。”

线上博物馆突破传统实体博物馆的各种限制,让文物和历史触手可及。

自2020年疫情以来,北京天文馆在线上开辟了多个主题专栏,通过多媒体技术介绍天文知识。开展70余场直播活动,平均点击量超过十万人次,其中2020年“金环日食”天象直播最受欢迎,单次直播全网点击量超过1.6亿人次。

现代科技正在将博物馆从观摩转变为互动和参与的空间。

2022年初,河南博物院上线全国首个文物“AR弹幕”服务,让“Z世代”们直呼“过瘾”。在博物馆观赏文物的同时,拿出手机“扫一扫”,就可打卡并发送“弹幕”,分享此刻文物带给自己的启发。

“大学校”影响力

功能不断丰富

特色展陈、研学讲座、休闲娱乐……昔日稍显“高冷小众”的博物馆,已然成为一所“大学校”,其所承担的功能在不断丰富。

“你看这个彩陶罐子,它的花纹与疆外很多省份出土的文物很相似,新疆自古就与中原有着密切往来……”16日,“流动博物馆”走进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喀拉也木勒镇,当地群众欣赏文物的同时,了解到文物背后的历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博院副院长于志勇说,“流动博物馆”还将继续走进校园,走近偏远地区群众身边,将“历史课堂”开在全疆各地。

在河南郑州的“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一座“麦田里的博物馆”里,贾湖骨笛化身“乐队主唱”,绘彩陶坐姿伎乐女俑组成“女子天团”,用“网言网语”讲述文明传承的故事。

守护文化根脉、记录文明发展、开启美好未来。这就是博物馆这所“大学校”带给我们的信心和力量。

文图均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