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为孙丽娜和丈夫李国飞。张林泉摄
“这里就是我们的‘世外桃源’,我们在这里创业、生活、学习,感到了无比的快乐!这里就是我们的家,我们的‘天堂’!”口齿不清、说话十分费劲的李国飞一字一句地向记者传递着他的那份快乐。
李国飞是孙丽娜的丈夫,结婚已有十年,家住定襄,今年33岁,4岁时因使用青霉素过量导致脑瘫,至今走路费劲,说话口齿不清,但思维正常。家住忻府区北赵村的孙丽娜,与丈夫同龄,出生时因早产落下侏儒残疾,至今身高不足1.1米。结婚后两人育有一对健康的双胞胎男孩,现已9岁,在某学校上小学三年级。
说起创业,孙丽娜和她的伙伴们有着太多的切身感受和无尽艰辛……
记者先后两次深入他们中间进行采访,深切体会到在这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中同样有一种精神、有一种追求、有一种亲情存在并生长着……
自怜自爱 人生在迷茫中踽行

图2为在弱视的情况下一样可以飞针走线。张林泉摄
位于忻府区九原街道办事处(原解原乡)的解原村村南的一个二层楼的农家院落里,如果你不走进去,思维很难与一群残障人联系在一起,再如果你不走进去做一次详细的了解,你会错过一次对生命之于人生的认知与感悟。
这里是由孙丽娜夫妇于2019年6月发起并创办的“忻州天创残疾人文体活动中心”,这里汇聚了各类残障弱瘫等30余名残疾人,他们可以在这里工作、学习、创业、生活,主办者不向他们收取任何费用,他们制作的手工艺品:布老虎、串珠、葫芦画等作品,可谓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煞是精美;手工编织的汽车坐垫,结构严谨、豪华舒适、气派大方;还有他们维修的小家电也是十分耐用,深受大家的信赖和喜爱。
曾几何时,与生俱来的身体缺陷让孙丽娜的自卑心理难以逾越,一次次的打击让她一蹶不振,一回回的失败几愈落入人生低谷。然而,正是身残志坚的她一步步艰难地踽踽独行,走出了自我。
一种活着是为自己活着,一种努力是为活出自己。

图3为精心制作汽车坐垫。张林泉摄
“正常人能做到的我都能做到”,是孙丽娜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2004年,她考入了忻州卫校,开始正规化学习中医理论知识。4年的学习生活,让她懂得了不少专业知识,也懂得了更多做人的道理。
千里姻缘一线牵。认识丈夫李国飞是孙丽娜在一次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时的事,由于李国飞走起路来一瘸一拐,孙丽娜总是伸出援助之手,让他托着自己的肩膀感觉会稍微走得稳点快点。
一次的付出也许会擦肩而过,无数次的给予那就是一种关怀与爱。一向脑袋木讷的李国飞也不由地打开了封闭多年的心扉,心里深深埋下了一颗爱的种子。
自尊自强 幸福在平凡中升华

图4为葫芦上的祝福,张林泉摄
只要埋下种子就会发芽生长。自从在培训班认识了孙丽娜,李国飞的心里就再装不下别人了,老是有事没事给孙丽娜打个电话发个短信,想办法靠近她追求她。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他们喜结连理,2013年诞下一双爱的结晶,家的幸福感温馨而快乐!
也许是一种家乡情结,2016年孙丽娜想回忻州生活和创业,在征得丈夫的支持后,带着一双儿子回到了忻州,开启了她关爱残疾人事业的历程。
“我觉得人生最有意义的事,就是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其实残疾人也不是社会的包袱,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他们完全可以自食其力,自尊自强,生活一样可以多姿多彩。”孙丽娜颇有感触地说。
有梦想就会有追求。孙丽娜把自己的梦想化作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动力,于2016年在市、区残联的支持和指导下,自己出资办起了“希望之星创业基地”,基地规定:只要身体患有残疾就可以享受这里免费提供的吃住、活动(乒乓球、羽毛球、象棋等)、学习(技能)、创业(手工制作)等为内容的公益性服务,从心灵深处培养残疾人的自信心和存在感,进而为社会发挥自身应有的积极的作用。
“我不希望创业基地能够产生什么利益,我只想着如何让残疾人在心理上摆脱被歧视的阴影,让他们同样感受到社会的关怀与爱。”这就是孙丽娜创业的初衷。
据了解,全市残疾人大概有18万人以上,其中忻府区约有3万人,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党中央提出:发展残疾人事业,既是党和政府的责任,也是社会各界应尽的义务。
致力于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是孙丽娜矢志不渝的选择,既是对自己的一份承诺的履约,也是对自身实现人生价值最大化的信仰追求。
自立自主 快乐在创业中延伸

图5为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手工艺品。张林泉摄
做好任何一件事都非易事。
2018年底,“希望之星创业基地”发展已初具规模,但由于是孙丽娜一力支撑,困难显而易见,本就没有任何收入的“摊子”,慕名加入的残疾人不断增多,开支增加。虽有丈夫在定襄从事养殖种植,收入每年也有十几万,可拿来暂解燃眉之急,但也不是长久之计,又兼两个儿子已到上学年龄,心里想着放弃却又不舍,孙丽娜思来想去实在难以决断……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直在创业基地负责维修电动车、小家电业务的郤贵峰,听说此事后,找到孙丽娜说出了大家一致的意见:“几年来,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编织的这个大家,其乐融融,快乐无比。现在遇到了一点困难,我们大家就一起扛,只要大家心还在一起,这个家就不会散。”
态度决定一切。经过大家的协商,一致表示只要家里有能力的共同肩负租房费用和日常开支,通过这次“抱团取暖”式的决策,孙丽娜全身心投入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干劲更足了。
为了促进基地的更好更快发展,2019年正式申请成立“忻州天创残疾人文体活动中心”,为了精简费用,选用了解原村一户闲置的房产作为活动场所。因院里种植有两棵桃树,大家伙把它取名为“我们的‘世外桃源’”。
“我们这个集体共有30多人,其中有四对夫妻,常住户13人,生活起居都可以自理,平时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大家都十分自觉,能干多少就干多少,从来没有人偷奸耍滑。业余时间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参加有益身心的活动,活泛活泛大脑,增强增强体质。”孙丽娜说起这里的“家珍”款款道来。
据她介绍,这几年来,市区残联、药房药店、社会各界志愿者每年都要为他们赠送必要的钱款物和米面油。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给予了他们这个弱势群体太多的关爱和支持。在此,孙丽娜以及他的伙伴们想借助媒体向所有帮助过他们的机关单位、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深深的感谢!
说到婚姻,孙丽娜总会提起自己这几年来,在他们这个“集体”中说成好几对美满姻缘,脸上禁不住荡漾着一种特别的满足和成就。
说到今后的愿望时,孙丽娜十分坚定地说:“在办好这个集体的同时,我想搞一场轰轰烈烈的残疾人大型集体婚礼,让更多的残疾人步入神圣的婚礼殿堂,感受人生最美好的时刻,这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目标决定方向,行动决定未来。我们真心希望这个有责任、有担当、有事业心的女孩,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够脚踏实地实现自己一个又一个美好的心愿,让快乐永远陪伴着她!(本报记者张林泉王国栋)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