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3日,许丰韬等来了两日内核酸阴性结果,同时完成“黄码”到“绿码”的转变,正式成为一名抗疫一线的志愿者。作为农行忻州七一支行的一名员工,此前他已提出志愿申请,只是苦于“码”的制约。

加入志愿者队伍当天,许丰韬便开始在小区内做起了搬运物资、防疫消杀和出入管理工作,由于未经过核酸采集专业培训,次日也只是额外接手了核酸采集录入员的工作,成为了一名“助理”。由于小区人口基数较大,工作量繁重,录入过程中常遇到信息扫描不上、系统闪退、录入信息后电话缺失等问题,这时候需要时间更需要耐心。他不断克服急于求成的心理,揣摩工作的方式方法,逐步进入工作状态,信息采集越来越娴熟,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大白助理”。
11月15日,共青团忻州市委号召广大一线志愿者积极参与方舱医院的保障工作。许丰韬第一时间报名响应,并成为其中一员。起初,许丰韬在人文关怀组工作,主要是接听热线电话,汇总来电内容后,再上报批转各个组协调解决。看似简单,却并不轻松。一天下来,接电话的耳朵嗡嗡直响,好像常常有人在耳边说话,做记录拿笔的指头伸也伸不直。经过他的传递,架起了一座座连心桥,消除了患者的焦虑和亲人的担心。忙且累,却深感值得。
之后,许丰韬转到了综合办公室,成为了方舱基地的公共人手,哪儿缺人就去哪儿。抱着对讲机协调转运病人,有他;从车上装卸物资,有他;接听记录市民热线,有他;核酸录入信息,有他;全面防疫消杀,有他......许丰韬浑身总有使不完的劲儿。许丰韬说:“疫情不散,我不歇!”
高强度的工作导致许丰韬智齿发炎,并发淋巴结肿大,持续一周难以进食,脸肿成了“包子”。由于闭环管理,无法回家取药,他说:“轻伤不下火线!这点痛不算什么。”单位知道情况后,及时给他送来了消炎药,解了燃眉之急。
通过一段时间对舱内舱外情况的掌握,以及对防护、消杀知识的了解,许丰韬鼓起勇气写下了请愿书,请求到方舱内部一线工作。由于许丰韬不是党员,方舱指挥部优先从党员中抽调人员入舱,他未能成行。虽然有些遗憾,却给了他更多的激励。“我一定要勤勉敬业加倍努力工作,向党员学习,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许丰韬坚定地说。(殷俊)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