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今年以来,宁武县阳方口镇紧扣基层治理难点,以党建为“针”,串联各方力量,通过党建办实体化运作、党建引领环境整治、精准管理青年人才等举措,破解“小马拉大车”困境,让基层党建与群众需求同频共振。
党建办实体化,让治理“针线”更紧实。“以前党务工作多头管,很容易顾此失彼。现在党建办统一抓总,效率提上去了。”阳方口镇党务工作者道出了党建办实体化运行的实效。
为解决基层党务力量分散的问题,该镇搭建起“党委副书记任主任,组织委员、党群服务中心主任任副主任,熟悉党建业务的干部任专职副主任”的领导架构,确保事有人管、责有人担。同时,编制《党建办岗位设置及职责分工》,明确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等7类岗位职能,细化人员职责清单,实现“定岗定人明权明责”,让党务工作从“碎片化”转向“系统化”。
环境整治攻坚,用党建“巧劲”焕新乡村容颜。“村里路好走了,垃圾不见了,住着心里亮堂!”阳方村村民看着整洁的街巷,笑意盈盈。这一变化,源于该镇以党建为引领的环境整治行动。
镇党委统筹各方力量,聚焦铁路公路沿线、村庄周边、农户庭院等重点区域,全力推进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近三个月来,通过购置勾臂垃圾车、清运农用车等设备,累计清运垃圾1.5万立方米,完成国道241阳方村段200米道路硬化绿化,让过境路变身“风景线”,并对原垃圾填埋场进行覆土整治,启用镇垃圾中转站,构建起“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的科学处置体系,全镇环境面貌不断提升。
青年人才培育,以党建“温度”锻造振兴力量。“在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帮厨、种‘三分地’,比坐在办公室里更能了解群众需求。”到村工作大学生小王的体会,折射出该镇青年人才管理的新思路。
针对“一村一名大学生”、定向选调生等乡村振兴力量,该镇改变过去“多头管理”模式,由党建办统一调配、跟踪培养。通过组织参与护林防火、巩固衔接等重点任务,让年轻人在一线经风雨;开展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志愿服务、“三分地”种植、夜校交流等活动,让他们在烟火气中悟初心。如今,这些青年人才已成为政策宣传员、群众服务员,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阳方口镇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在精细服务、精准治理上再下功夫,让党建‘针’串起更多民生幸福线。”该镇负责人说。
(梁国荣)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