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来自抗击疫情一线的报道】疫情不完退 我们不卸甲
——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全力救治境外输入性确诊患者
2020年05月06日 10时44分   山西日报

3月21日19时30分,第一辆载着输入性新冠肺炎病例的救护车驶入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在圆满完成我省新冠肺炎救治任务后,该院又成为经停太原入境人员定点救治医院。广大医务人员发扬连续作战精神,精心救治、强化服务,截至5月4日,收治的63例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中,已有57位患者治愈出院。收治的13例重症患者,已全部治愈出院。

精准施策 全力救治——“山西经验”运用到了输入性病例的救治过程中

3月21日,一辆辆疾驰而来的120急救车,打破了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刚刚恢复不久的正常医疗秩序。39名境外输入性患者,一一被护送入住负压病房。

此次境外输入病例中,许多患者病史较长,重症患者较多,并且多数人都有病情持续发展的迹象。针对这种情况,在严格执行国家诊疗方案的基础上,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实行“一人一案”,结合患者的病情变化,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精准施治。

患者万先生从莫斯科乘机,北京时间4月6日早抵达太原,前往太原市中心医院汾东院区医学留观。第二天,他出现气紧症状,咳嗽加重,咳痰增多,遂由120急救车紧急送往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

“医生,我没事儿吧?”万先生担心地问。“什么都别考虑,我们守着你,现在你的任务就是好好休息,好好配合。”护士王婷边给他做静脉穿刺边开导他。

心电监护、高流量无创呼吸湿化治疗仪辅助呼吸、抗病毒、脱水。8日,万先生惊喜地告诉查房大夫:“气紧好多了。”12日,万先生精神明显好转。16日,高流量给氧改为鼻导管吸氧,万先生越来越有信心。

重症患者救治是打赢疫情阻击战的关键。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第一时间掌握境外输入性确诊患者情况,特别是对于重症患者的医学影像资料、生化指标等进行预判和分析,以防止其症状加重。医院建立起多学科医护人员团队,全面提升和强化救治能力。截至目前,收治的13位重症患者,仅有2人使用了无创呼吸机。

医院尽力缩短救治时间,提升救治效率。这些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年龄多在50岁左右,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症状者较多,易合并感染。医护人员结合前期省内病例的救治经验,抗肺纤维化的药物和小剂量激素提前使用,对疗效不确定的抗病毒药物降低使用频率,同时对于提高免疫力的辅助用药能不用的尽量不用,在用药更精准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治疗费用。

据不完全统计,重症患者治疗费用平均每人下降7万元左右,约为5万元。普通型患者治疗费用平均每人下降3万元左右,为2万余元。

早期干预,进行器官功能支持,有效防治并发症,是本次重症和危重症病例救治的大方向。同时,对每个重症病例实施动态评估,合理调整激素、脱水、支持、抗病毒、中西医结合等治疗方案,切实防止轻症转重症,重症转危重症,使精准施治在重症救治中体现出应有的成效。而中西医结合、肺部脱水治疗等,这些在本地病例救治中行之有效的“山西经验”,运用到了输入性病例的救治过程中,中医药的参与率更是高达100%。

团队协作 个性化医疗——认真分析、动态观察,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看看他够不够出院标准,咱们再靠近点,看看患者的淋巴。”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急三病区科主任郑哲对身边的专家们说。尽管本地病例已经动态清零,但一个多月来,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170名医护人员依然奋战在输入性病例的救治一线。

输入性病例的救治涉及多个学科,需要组建不同的医疗团队共同救治。各专业医疗人员认真分析、动态观察,随时调整治疗方案,以各自的专科和专业优势提高病情研判的预见性和前瞻性,防止不同病例由轻症向重症转化。

24岁的芳芳妊娠27周,“我需要做什么治疗?做检查会不会对胎儿有影响?”看到她的顾虑,应急病区主任杜春丽经院医务科,请太原市妇幼保健院的张雅琴大夫来会诊,张雅琴耐心解答芳芳的各种疑虑,并亲自为她做了床旁彩超。经由妇产科医师参加的专家组讨论后,确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有专业的医生在这里,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心情逐渐好转的芳芳高兴地说。

自收治输入性新冠肺炎患者以来,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共组织专家会诊24次,其中院内会诊16次,院外省、市级专家会诊8次,涉及呼吸、感染、重症、妇产和精神等多个专业。

“我们是严格按国家的诊疗方案,还延续了前期的经验,‘一人一策’,根据患者的病情随时调整。因为他们是从国外回国经停太原的,离家比较远,所以我们每一个科都配有心理医生,帮助他们进行心理疏导,不让他们过度恐慌。”杜春丽告诉记者。

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范梦柏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我省一线工作时间最长的医疗专家。他提出了新冠肺炎肺泡脱水治疗的“山西经验”,为我省实现新冠肺炎诊疗“零死亡”作出了突出贡献。

为了更好地诊治新冠肺炎输入性患者,范梦柏带领医疗团队与每一个患者都建立了微信、电话、纸条等多种沟通渠道。一对福建乐清的夫妇打电话告诉范梦柏:“通过网上了解和向朋友打听,山西在新冠肺炎治疗方面的技术是全国领先的,我相信你们!”

隔离病房 隔离不了“爱”——坚决全面打赢疫情防控山西战役

19岁的小张,是境外归国的留学生,入住留观病房接受隔离观察。因为需要进一步检查,没能与同航班的人员一同出院,她异常紧张哭泣不止,情绪几近崩溃。

晚上,小张的妈妈给留观病区的刘群群主任打来电话:“我女儿严重不严重?你们可一定要帮助我们啊!”紧张、担心和焦虑通过电话传来。“放心,你女儿就交给我吧。”拨通小张的电话,像对待女儿一样,刘群群耐心解答她的各种疑问,“别担心,我现在就是你的临时妈妈。”

3月21日,留观病区收治的39名输入性病例,患者大多为境外回国的留学生,长时间的行程,他们的脸上挂满疲乏、恐惧和焦虑。护士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入院须知,一遍遍讲解,一次次告知,周到细致的工作逐渐化解了患者入院时的紧张与不安。

看到他们一个个饥肠辘辘,护士们就从传递窗递进晚餐、苹果和纯净水。他们的外卖,不能送入病区,护士们就一趟一趟地取,即使已是深夜。

一位46岁的福建大姐,由于自身血管条件不好,难以忍受扎针的痛苦需要静脉置管。置管时,她紧紧攥着护士的手。“跟我说说您家里的情况吧!”护士于丽萍抚着她的肩膀。原来,大姐半辈子在俄罗斯做服装生意,顾不上孩子和老人,还得了这种病。小于静静听着。说起大学毕业的女儿找了个好工作,大姐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起来。“好了,成功了!”聊天时,医生熟练地完成了深静脉置管。“这下好了,你以后输液不用扎针了,不用再怕疼了。”

面对诊量大、隔离患者情绪不稳定等诸多问题,医护人员克服各自困难,毅然再次投入战斗。护士宋乐怕生病卧床的母亲担心,没敢告诉母亲自己上了一线。应急病区责任护士刘信扔下2岁女儿,再次投入战“疫”。因为有之前的作战经验,她越发地从容了,6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她已习惯。应急病区医生王健工作之余,针对性地为每位患者调配了不同的中药“茶饮”,缓解患者咽部不适……

面对突然猛增的境外输入性患者,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将负压楼内设置为三个住院病区,对所有新冠肺炎的留观、疑似和确诊病例,实行分区、分层管理。疑似患者均单间隔离。病人的活动范围限制在隔离病房内,日常生活用品和餐饮均由护士由传递窗送入。如此很好地避免了患者之间的相互交叉感染,同时也确保了隔离病区内的医务人员安全。

“作为山西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主阵地中的高地,我们认真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工作要求,紧紧咬定‘双零’目标,绝不放松,坚决全面打赢疫情防控山西战役!”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院长董永康满怀信心地说。

本报记者曹秀娟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