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
忻州将严厉打击17类涉黑涉恶违法犯罪行为
本报讯 近日,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增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击重点的通告》,提出将“破坏生态环境领域违法犯罪的黑恶势力”增加为打击重点。至此,我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重点打击的涉黑涉恶违法犯罪由16类增加至17类。
1、威胁政治安全特别是国家安全、政权安全以及向政治领域渗透的黑恶势力。
2、把持基层政权、操纵破坏基层换届选举、垄断农村资源、侵吞集体资产的黑恶势力。
3、操纵、经营“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以恶护赌、以恶护毒、以恶护娼的黑恶势力。
4、依仗家族、宗族势力称霸一方、欺压百姓,扰乱治安秩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村霸”恶势力。
5、在征地、租地、拆迁、工程项目建设等过程中煽动闹事的黑恶势力。
6、在建筑工程、交通运输、矿产资源等行业领域,强揽工程、恶意竞标、强占运输市场、非法占地、滥开滥采的黑恶势力。
7、在商贸集市、批发市场、机场车站、旅游景区等场所欺行霸市、强制定价、强买强卖、收取保护费的“市霸”“行霸”等黑恶势力。
8、从事垄断经营、逃税漏税、敲诈勒索等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大肆赚取非法经营利益,严重干扰和破坏正常经济秩序的黑恶势力。
11、打着讨债、维权等旗号强行插手各种矛盾纠纷,冲击企业公司,蓄意挑起事端,从中牟利的黑恶势力。
12、打着发展经济、慈善捐款等旗号,处心积虑向权力机关、参政机关渗透,为从事非法活动求取庇护的黑恶势力。
13、拉拢腐蚀党员干部,寻求政治靠山和“保护伞”的黑恶势力。
14、以公司、合作社等表面上的合法形式掩盖其违法犯罪行为的黑恶势力。
15、以恐吓、滋扰、聚众造势以及所谓“谈判”“协商”等软暴力谋取非法利益的黑恶势力。
16、境外黑社会入境发展渗透以及跨国跨境的黑恶势力。
17、破坏生态环境领域违法犯罪的黑恶势力。(赫在荣郝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