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2017专题>>记者一线行>>正文
【记者一线行】纪念墙下的义务解说员
2017年09月18日 10时06分   忻州在线·忻州日报

在位于忻府区高城乡忻口村的忻口抗战纪念墙前,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位银须飘飘、精神矍铄的老人热情地为前来缅怀抗战英烈的群众慷慨激昂地讲述忻口抗战故事,风雨无阻20年,被称为“义务解说员”。他叫李文柱,是忻口村的村民,今年已经84岁了。

80年前,在这个不起眼的地方打响的忻口战役,以国共两军合作抗战的典型战例而载入史册。国共两军分别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游击战场从作战计划、兵力部署到战斗配合等方面,都协调一致,配合默契,给敌以致命的打击,在战略上有效地配合了淞沪会战。此役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上作战规模最大、对日军打击最沉重的一次战役,尤其是给日军精锐部队第5师团以重创,粉碎了日军“一个月攻占太原,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忻口战役无论是作战时间、参战人数,还是战况之激烈程度,在华北地区都是空前的,故与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并称抗战初期的四大战役。

“忻口战役中无论是共产党员,还是国民党中的爱国将领,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曲荡气回肠的爱国之歌。在牺牲的抗日英烈中,有些人我们甚至不知道他姓啥名谁,更谈不纪念墙上有他们的名字。但我们知道,他们都是为了不当亡国奴的同一个理想,为了把日本鬼子早日赶出中国的同一个愿望,前赴后继,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李文柱说。

有一种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有一种坚持历经风雨愈显坚定。血火淬炼的抗战精神,在历史的星空定格成永恒。抗战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从一盘散沙到民族意识觉醒、由积贫积弱到跻身“五大战胜国”,抗战胜利为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确立了历史转折点。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防止历史悲剧重演,最根本的还是要从历史中凝聚力量,奋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伟大的抗战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1997年,曾在原平插队的北京老知青赵宝林捐款10万元修建了忻口抗战纪念墙,让阵亡的抗日将士有了归宿。该墙是当时全国唯一一座将国共两军抗日烈士名录刻在一起的纪念物。郝梦龄、卫立煌、郑廷珍等参战的国军将领的后人来了,周恩来、刘伯承、徐向前等开国元勋的后人来了,党政领导来了,机关干部来了,青年学子来了……

从那时起,李文柱就义无反顾地当起了义务解说员。由于他生于忻口、长于忻口、参过军、当过村党支部书记,所以他的解说总是结合自己长期积累的史料和感受,让人深受教育。“当年日本军国主义就是钻了中国落后和中国人不团结的空子,这一教训我们要牢牢记取。现在,没有什么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为重要了。”他说。20年了,他自己也记不清为多少人作过解说;20年了,他每天都要到纪念墙那里看一看,维护那里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不去总觉得不踏实,心里空落落的。“作一个老兵,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我自己做点事情是应该的。想想那些为了民族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前辈,我做的事情实在算不了什么。我已经是土埋到脖子的人了,说不定哪天就不在了。我希望这项事业能够继续下去。”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一大批年轻人加入到他的行列中来,他所在的高城乡党委宣传委员胡晔香就是其中的代表。她现在正致力于收集有关资料、实物,整理解说词,决心当一名义务解说员,为继承发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作出应有贡献。用她的话说就是:“要当第二个李文柱。”

最近,市政府决定大力开发保护忻口战役遗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前期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忻口战役遗址的开发保护将迎来新高潮,伟大的抗战精神将在这块抗战英烈热血浸润的土地上闪射出耀眼的光芒。(本报记者  王文君  白如光)

(责任编辑:籍俊霞)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