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2017专题>>记者一线行>>正文
土专家的梨树情
2017年09月13日 11时47分   忻州在线·忻州日报

本报记者 王文君 白如光

绿树掩映,梨香扑鼻,一个个紫红色的纸袋套在梨树上格外显眼。中元节的前一天,记者走进忻府区奇村镇蔚野村申万春老人的梨园,倾听他讲述种梨的故事。“套袋技术就是好啊。”手指着40 余亩成片的梨树,老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申万春今年71 岁。年轻时在河北从军之际,部队营房前后都是梨树,他就利用休息时间去老乡梨园看当地老乡作务梨树,慢慢产生了兴趣。脱下军装后,先在煤矿干,最后在食品公司因冠心病提前退休。然而,在养病的同时,也时时思索着适合自己的发家致富门路。24年前,在朋友的鼓励下他承包了村里的108棵梨树,开始当起了梨农。起初梨树剪枝,舍不得下手,但看到别人剪枝下手特别狠,连主枝都敢剪,就向别人请教,才知道这里还有不少名堂,自己就学着来,尝到甜头后。后来,又采用了果树套袋技术,刚开始不熟练,弄坏不少果子,但越往后越熟练,套袋技术减少了病虫害,改善了果实品相,避免了农药污染,达到了增产增收的目的。第一次成功采用套袋技术后,在太原开专卖店的一位老板品尝老申的梨子后,赞不绝口,结果在地头就被抢购一空,连外销计划都没实施成。去年,他把梨子摘下110 箱让儿子进城去试一试,同样不到一小时就被人们抢购一空。这样,他的梨,每到采收季节,都成了抢手货。申万春干脆把家搬到梨园,喂起鸡、猪、羊,将畜禽粪便施在树下,让结出的果子成为有机食品。现在梨树已经发展到1000 多棵,单产总产连创新高,果实品相越来越好、个头也越来越大,最大的一颗酥梨0.35 公斤,最大的一颗雪花梨1.85 公斤。小日子也越过越红火。可能是空气好了,生活好了,心情也好了,折磨老申多年的冠心病已经12年没有发作了,而且没有再服药。

但申万春也感觉到自己面对日新月异的新技术力不从心,自己小学也没有念完,文化程度不高,学习新技术很是吃力。管理梨树必须精细精心,尤其是到了采收期,为了保证果子品相,老申老两口要连续奋战,老申说:“一定要轻拿轻放,否则就砸牌子了。”虽说,自己的梨有了名气,但真正要做到优质优价,还得一步一步来。

(责任编辑:籍俊霞)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