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静乐县着眼村退出“十三条”标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逐村规划,统筹推进整村搬迁和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工作。
一是打好整村搬迁“攻坚战”。严守“五线”,以整村搬迁为重点,按照市委“3673”行动计划和“3433”保障措施要求,统筹解决“7”个问题,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精准发力,挂图作战,加快推进河西移民小区建设进度,完善杨家山移民小区配套设施,用好现有移民小区存量房,确保今年完成整村搬迁29个村1486户4243人、插花搬迁18村192户613人的任务,确保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可致富。
二是打好整村提升“突击战”。解决41个村的饮水安全问题,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确保行政村客运班车开通率达95%以上,为181个村接入光纤宽带网,为22个村接通动力电,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000户。结合特色风貌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集中开展“四化”“四净”“四整治”,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三是打好公共服务“阵地战”。在保留义务教育学校的贫困村,实施标准化建设和改造工程,改造14座乡镇卫生院,建设170个村卫生室,配齐乡村医生。加快农家书屋、农家文化大院、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广场建设,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是打好精神扶贫“主动战”。把激发贫困户发展的内生动力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充分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广泛开展脱贫致富光荣户评选表彰活动,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脱贫梦,创造幸福生活。(闫晓梅)
(责任编辑:籍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