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40.7兆瓦的光伏电覆盖208个贫困村年户均增收3000元
本报讯 一过清明,五台县台城镇河东村的300千瓦电站建设工地上就机声隆隆,昼夜不息,自此,全县208个村40.7兆瓦的光伏电站脱贫工程建设拉开序幕。“用不了多长时间,全县1.6万贫困人口就能端上铁饭碗了,年固定收入户均3000元!”分管副县长刘新宇高兴地说。
2019年是五台县脱贫攻坚决胜年。为必操胜券,五台瞄准脱贫攻坚重点工程,发起了全力备战的“春季行动”,集中力量打好脱贫攻坚第一仗。40.7兆瓦的光伏电工程,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实中之实的翻身工程。五台“春季行动”抓住这个牛鼻子工程,以政务提速确保项目落实,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展开了接力赛、大比拼。
研精毕智地谋划,攻坚指挥部昼夜不歇。208座、总规模40.7兆瓦的光伏扶贫电站,要在2月28日前具备开工条件,6月30日前全部并网发电;备案、选址、规划、设计、招标、建设、并网发电等工作,环环相扣,首尾相连,每个环节都不能落后,都确定了时间表、责任人、工作量。
马不停蹄地对接,攻坚的步伐铿锵有力。冲在最前的是发改局,1月28日前必须拿下项目备案。在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里,局长张树荣每日天不亮就往市里赶,终于提前3天完成了备案程序;发布招标前才发现了新情况:208座电站有三分之一在生态红线内,环保局长赵耀伟立马行动,三上省城与上级部门对接,最终在公布招标前及时做出了调整;为确保电站不占耕地和农田,国土局长姚久昌昼夜不歇实地考察,208个站址都留下了他的足印;耿镇西奔石村一处电站,建在没有公路的山上,所长刘俊平为拿到站址中心坐标,徒步行走3公里;县电力公司经理郭建壮、副经理胡伟振分别率两个小组,在10天时间里,带上干粮,爬着山梁,早出晚归,跑遍了208个贫困村,完成了全部电站的线路测量工作。
入户精准调查,确保利益分配做到雪中送炭。有限的收入必须发给最需要的人,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精准再精准。五台“春季行动”精心设计了《扶贫手册》,要求入户填写,将贫困户信息、收支情况、帮扶措施、受益项目、脱贫计划、工作台账、贫困户脱贫评价七大类内容,全部登记在册,确实掌握贫困户的收支情况,提升精准扶贫水平。“两难。一是量大。全县26638个贫困户一户一册;二是填写收支情况。比如打工收入,磨破嘴皮子也不说,怕露富。”县扶贫中心干部边志良说。“看似虚腾腾的事情,还不能走过场!‘春季行动’出台了抽查制度,任务明确,查过的要签字,自我完善、整体提升。县里组织验收,必要时引入第三方评估,对问题较大、排名靠后的乡镇还要严肃问责。”县扶贫中心主任科员徐国斌补充说。(本报记者 菅峻青)
(责任编辑:籍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