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2014专题>>扶贫攻坚>>正文
光伏照亮脱贫路
2018年04月10日 10时44分   忻州在线·忻州日报

代县宝通40MW光伏电站一角

在雁门关下的半山坡上,一排排太阳能光伏板整齐排列,正常运行。漫山遍野的光伏板吸纳着太阳光,然后转化为电力,进入国家电网。近日,记者一行来到代县宝通40MW光伏电站扶贫项目基地。项目负责人王虎生告诉记者:“这片地方属丘陵地区,土石混杂,土地贫瘠,种植农作物产量很低,光伏电站选址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

王虎生是土生土长的代县人,多年来一直在北京打拼,主要经营酒店、地产生意。得知家乡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立马赶上了这一趟“优惠”快车。“在家乡发展产业,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这几年虽常在北京,但是家乡的发展一直牵动着我的心,能将好的项目引入家乡,发展经济,助力老乡脱贫是我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王虎生快人快语。

代县宝通光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40MW光伏扶贫项目是我市最大的光伏扶贫发电项目,也是我市的转型项目。项目位于代县雁门关乡西瓦窑头村,占地面积1400亩,总投资3.58亿元。市里对这一项目十分重视,将其列为市级重点项目,给予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积极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据了解,项目于去年3月中旬开工建设,到去年6月底10MW并网发电成功,9月初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年发电量6200万千瓦时,年产值可达5456万元,上缴国家税收900多万元。王虎生说:“这里的投资环境非常好,所以项目建设速度非常快,我们争时间、抢速度、抓质量,经过三个多月的日夜奋战,很快实现了并网发电。电站所有机器设备选用的都是高质量产品,确保使用寿命和产能达标。光伏扶贫既有利于发展新型清洁能源,又有利于促进村民就业增收,有良好的产业带动效益和社会效益。”

光伏发电项目是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是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步伐的有效途径。代县宝通40MW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已经给周边贫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村民们通过流转1400亩效益低的沙石薄地,获得了30年的土地租赁费500多万元。企业正常运转后,安置周边村庄的贫困户劳动力在企业就业,使他们有了稳定的收入,可以顺利脱贫致富。公司每年还将从企业利润中拿出480万元作为扶贫资金,为代县16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提供不低于3000元的扶贫赞助,连续扶贫20年。绿色可持续、回报周期长等特点,让光伏扶贫成为了我市精准脱贫的新途径,特别是对于那些家中无劳力、缺资金、无技术的贫困家庭而言,光伏扶贫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为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实习记者 王阳)

(责任编辑:籍俊霞)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