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伟是一名乡人大代表,也是保德县桥头镇的党委副书记。去年一年,他下基层,进农村,在贫困户家的炕头一坐就是100多天;他听民情,察民意,出实招,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贫困群众全力奋战,圆满完成了年度脱贫任务。
刚到白家庄的闫伟,深入剖析贫困户的致贫原因,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他与村两委班子成员用了近20天的时间走访了白家庄村的39户贫困户。通过走访,闫伟发现,贫困户如果能大力发展养殖业,也是脱贫的一条出路,因为养殖周期短,成本低,见效快,效益又高,很适合部分贫困户饲养,而且家家户户都有养殖的基础,于是他决定在全村发展养殖业。闫伟把畜禽散养确定为白家庄村的脱贫依托产业。通过熟读各项政策,经镇政府批准之后,全村畜禽散养采取“投畜还本、滚动发展”模式,利用产业项目资金为37户贫困户每户发放种羊2只,为2户贫困户每户发放蛋鸡20只,同时为11户贫困户发放购羊补贴款每只200元每户1600元,为1户养鸡户发放购鸡补贴款每只10元共1000元。如今,村里家家户户都有了“致富鸡”“致富羊”,村民们对自己的养殖前景非常乐观。
看着村民们的生活不断改善,闫伟也在思考着一个问题,要想让全村贫困户脱贫,并且巩固好脱贫成果,让困难群众不再返贫,光靠发展养殖,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找一个让村民稳定脱贫的好法子。通过对39户贫困户的多次走访,闫伟进一步对贫困户劳动力进行摸底调查,对有意向、适合外出务工的村民登记造册,帮助他们发挥特长,寻求致富门路。
白家庄村地理位置优越,韩府公路穿村而过,闫伟鼓励村民在家门口发展沿路经济,开洗车点、小卖铺、粮食加工点,依托区位优势,开展副业,增加经济收入。村民白旭飞就是沿路经济发展成功的一个典范。种植帮扶、养殖帮扶、就业帮扶、技能帮扶,闫伟为每一户制定了帮扶计划,这样的工作精神和劲头,不仅让贫困户看到了希望,也鼓舞着一起开展扶贫工作的同事们。
从小在农村生活的经历,加上18年的乡镇工作经验,让闫伟对农村扶贫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开展扶贫工作的同时,作为一名乡人大代表,乡镇党务副书记,他意识到转变群众思想观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避免一些贫困户依然存在“等、靠、要”思想,把脱贫的希望更多地寄托在政府的帮助上,闫伟动员党员干部结对包扶贫困户,建立工作到村、扶贫到户、任务到肩、责任到心的工作机制。闫伟还多次组织村民召开党员大会,为贫困户送政策、讲情况,充分调动贫困群众发挥自身脱贫的积极性、主动性,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白家庄村、枣林村如期实现了整村脱贫。(鲁晓燕)
(责任编辑;籍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