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2014专题>>扶贫攻坚>>正文
定襄:规模养殖业成为脱贫致富新支撑
2017年04月27日 10时00分   忻州在线·忻州日报

以产业助脱贫 以先富带后富

本报讯(记者 聂艳英)伴随着广东温氏集团在定襄县40万头生猪养殖一体化项目开工,定襄县产业脱贫的步伐又向前迈进了一步。4月19日,记者在定襄县季庄乡南林木村见到63岁的贫困农民邢在治,他说:“村里将要办起养猪园区,村干部和下乡干部帮助我办无息贷款入股,还保证分红,这政策再不能好了!”这个因女儿长期生病致贫,光靠自身努力根本无力脱贫的两口之家有了新的希望,掩藏不住的笑意浮现在他的脸上。

定襄县季庄乡是典型的农业乡镇,南林木村作为季庄乡有名的“灰七村”之一,全村有279户约700口人,过去因土地盐碱泛滥,“春天一片灰茫茫,夏天一片水汪汪”,农业经济发展深受制约,因而“灰”名远播,贫困人口比较集中,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远远落在全县农民人均收入后面。2015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24户。2016年“回头看”确定全村贫困户为8户18人。经过一年的脱贫攻坚,南林木村今年的未脱贫人口还有5户11人。

今年,该村脱贫攻坚重点放在依托产业发展,以先富带后富、拔穷根、摘穷帽上。落户于南林木村的两个养殖场,是定襄40万头生猪养殖一体化项目的一部分,依托广东温氏集团雄厚的实力和完善的体系,采用“公司+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由公司向农场主提供统一的猪舍规划、猪苗、饲料、技术指导、销售回收等服务,确保肉猪饲养达到公司标准,合作农户能获得合理利润。特别针对该村的贫困户,由小额扶贫贷款入股,村干部和养殖能手主动承担经营风险,以后每年对贫困户实行固定分红。产业的发展带动,将使贫困户有稳定的收入保障,实现脱贫致富指日可待。

定襄虽然不是贫困县,但用全面小康标准来衡量,仍然处于发展层次不高、水平较低阶段,为此,该县在“率先脱贫”上下功夫。全县各级各部门明确目标,扎实行动,决心在全市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进程中,起到带头作用和引领作用,五年任务三年完,提前两年交答卷,到2018年彻底完成脱贫任务。

为了解决对贫困户“怎么扶”的问题,让扶贫资金效益发挥最大化,定襄县针对贫困原因、贫困类型、贫困环境,因人因地施策,绘制贫困攻坚图,全面准确掌握贫困人口规模、分布以及居住条件、就业渠道、收入来源等情况;为了解决“谁来扶”的问题,县里认真落实“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机制,因村制宜,精准派人,统筹协调和发挥好包村领导、驻村帮扶工作队、第一书记三支力量的作用,发挥好村“两委”干部、有帮扶能力的党员的作用,确保扶贫的党员干部人到心到精力到、精心帮扶不脱链。

“这两年来,他们三天两头来我家,给我出主意想办法,今年来得少了,也还至少一星期来一次。”南林木村63岁的贫困户宋庆兰说起帮扶干部,话就多起来。因老伴长期患病不能自理,他在看护照顾老伴之余,也找不到合适的活儿挣钱养家,多年来日子过得很穷苦。去年,包村干部多方想办法,帮他找了个代人养马的活儿,使他不必外出就可以挣到工钱。这次以扶贫贷款入股猪场的事儿,帮扶干部们反复上门动员,讲清道理,摆明实惠,他才打消的多余的顾虑,同意参与。“相信干部们,他们肯定行的!”他憨笑着说。

定襄县依托自身交通便利、农业发达、气候温和等养殖业发展优势,于去年9月成功引进了多元化、跨行业、跨地区发展的现代大型畜牧企业温氏集团。今年3月开工的40万头生猪养殖一体化项目,成为完善全县产业布局的新要素、扩大全县规模养殖的新动能,也成为助力全县脱贫致富的新支撑。这种帮扶模式不仅有助于眼下的贫困户脱贫,而且对于“假脱贫”和“返贫”等问题,也可以在动态发展、滚动管理中做到摘“帽”不摘政策,依托产业形成长效脱贫机制。

(责任编辑:籍俊霞)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