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扶那干啥,这样就挺好嘛,吃着低保,时不时还给点补助,生活多惬意啊!”那天回村与一位邻居聊天,听到了这样的话。
说这话的是一位老光棍,常年好吃懒做,靠“低保”、“补助”为生。他其实也有手艺,干得一手泥瓦活儿,年轻时人们都夸他心灵手巧。可他就是有一个毛病,好吃懒做。刚开始尽管不愿意,但是还能干几天,可是慢慢的,他就不愿意干了,有父母养着,觉得歇着挺好,哪儿凉快在哪儿待,再也不用被那火辣辣的太阳晒了。后来,父母没了,他就靠“低保”、“补助”过活了。这么多年了,还是那样。经过与他细谈,我才知道,我们村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不管是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因灾致贫还是因懒致贫,都已没有了谋事立业的勇气和坚持。对于这部分人,解决思想问题,重树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才是扶贫的根本。
扶贫需要先扶志气,再立志向;扶贫需要先强信心,再鼓干劲;扶贫需要先富思想,再富生活。只有首先“摆脱”了头脑“贫困”,才能摆脱物质贫困。我认为,面对这种“困局”,不能光“说”不“练”,要思想动员,更要采取行动,既要全面覆盖,又要重点突出,要逐个突破,带动一片,让某个人或者一些人先“富”起来,从而去影响其他人,引导其他人,带动其他人富起来,利用星星之火燃起扶贫的燎原之势。定襄联社深谙此道理,在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精神扶贫开道,扶志先行;抓典型、立模范,打开了扶贫的“突破口”,260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重树信心,振奋精神,立志脱贫,在信用社1400 余万元“扶贫贷”小额扶贫贷款的支持下,项目经营良好,大家都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尤其是“五位一体”扶贫政策的推出,贫困户知道,脱贫致富已不再是梦想……(于文韬)
(责任编辑:籍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