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11月15日,忻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刘硕才等一行四人前往河曲县刘家塔镇开展对口扶贫工作。按照“ 精准扶贫、早脱穷根”的思路,他们仔细摸清贫困底细,研究具体帮扶措施,与村镇干部和群众代表共商脱贫大计。
他们首先召集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成员,详细了解路铺、前大洼、上养仓等三个帮扶贫困村的基本情况、贫困现状、脱贫致富的主要思路以及面临的主要困难,重点掌握村里的矛盾纠纷化解情况、村委班子建设情况、民生问题解决情况、贫困学龄人口受教育情况、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情况以及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工作情况等,并就下一步的帮扶计划和工作设想同村镇干部交换了意见。
针对经济林种植、打井饮水、退耕还林、环境污染、修路等具体问题,刘硕才认真倾听并详细记录各村面临的种种困难,不时提出对落实政策、争取支持、协调关系、寻找方法技巧的看法见解,还就可能涉及到的有关法律问题进行了预测分析。并表示将主动和有关单位沟通联系,尽最大能力争取支持积极帮助,同时法院要专门从有限的办公经费中为贫困群众挤出一部分扶贫资金来。
随后,他们又来到路铺村入户走访。“ 家里有几口人? 有什么经济来源? 有些什么具体困难?”他们和贫困户坐在一起拉家常,详细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下一步的打算。在得知贫困户老刘两口子都身患残疾后,刘硕才要求驻村干部要谋实“ 兜底扶持”措施,切实帮助贫困群众渡过难关。同时,刘硕才还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鼓励贫困群众坚定生活信心,努力克服眼前困难,法院扶贫工作队会为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力争早日脱贫致富。
关于如何实施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刘硕才要求扶贫工作队员一定要带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投入工作。在具体工作中,一方面要紧紧依靠当地党委、政府和村委班子,多学习、多倾听、多请教、多沟通、多探讨;另一方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推责任,不怕吃苦,吃透政策,摸清情况,因户施策,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确保早日精准脱贫。(赫在荣 郝伟)
(责任编辑:籍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