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2014专题>>扶贫攻坚>>正文
找准脱贫致富的支点
2016年07月27日 18时09分   忻州在线·忻州日报

——定襄县马家窑村发展红色旅游带动村民致富记

本报实习记者 高君

图为定襄县马家窑村将旧窑洞院落开发成红色旅游基地

石头铺就的小巷七弯八绕。颓圮的院墙,残缺的老屋、窑洞随处可见。高大的榆树、枣树、杏树、梨树……树皮斑驳,遮天蔽日。正午时分,传来几声鸡鸣狗吠,打破了山村的寂静。

这是定襄县河边镇马家窑村,也是忻州贫困山村的缩影。就是这个闭塞、落后,常住人口只有三十几人、村民平均年龄六十多岁的偏僻小山村,最近陡然间热闹了起来——忻州、定襄、原平、太原的游客扶老携幼来到村里,亲身体验当年抗日根据地的情境,走的时候还不忘采购些村里产的小米、鸡蛋一类绿色农副产品。

在下乡精准扶贫的第一书记牛世伟的带领下,马家窑村发挥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拉动力大的产业优势,探索出了一条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增强自身造血功能进而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一个贫困山村的昨天

马家窑村位于定襄县城东北30公里处。虽说全村总户数有85户,总人口有165人,但这只是统计表上的数字。年轻人四处打工、娃娃们外出上学,眼下村里的常住人口不到40人,倒有36户低保户,6户五保户,有的老人一辈子没有进过县城。全村耕地776亩,可全是靠天吃饭的山坡地。

去年8月,30岁的定襄县住建局城管执法大队党员干部牛世伟,担任下乡精准扶贫的第一书记进村后,做的第一件事是走访村民。一年后,说起当时的感受,牛世伟仍然心有余悸:“全村不管是平房还是窑洞,几乎百分之百都是危房。”有几户村民家的墙壁,裂缝宽到他一个拳头都伸得进去。

破窑烂房不说,村民吃水也是个大问题。马家窑村没水,和邻村共用的一处水源,水少人多,村民需要起很早就去排队。有些力气的挑着铁桶担水,上了年纪挑不动的只能拄着拐杖背个小水壶一趟又一趟。住得远的,挑一担水来回3里地也不止。有时候,半天的功夫都用在排队担水上。

吃水困难,交通也不便利,村子离最近的城乡公交站点有20多里,村里有些人一辈子都没进过县城。

村里留不住年轻人,老人们腿脚不利索,有了垃圾往往都是推开大门就往外扔。时间一长,村里的垃圾堆得到处都是。一到夏天,苍蝇成群。别说是外面有人来,本村人自己都待不下去。

图为马家窑村发展红色旅游场景

第一书记带来了红色旅游

马家窑村的红火热闹,是从今年“五一”开始的。回忆起当天的情景,村民们七嘴八舌。

“活这么大岁数了,从来没见过这么多人。”

“当天来的车从村口一直排到村里,真是开了眼界了。”……

村里负责旅游服装室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人最多的时候,80多套服装都租出去了,游客还是源源不断涌来。

当初,牛世伟进村摸清情况后,首先解决村民的吃水问题。去年深秋,村头修起了蓄水池,安装了水泵,终于将深沟里的山泉水引进了村里。之后,村党支部、村委会又分两批给每家每户分发了鸡苗,家家户户都养起了家鸡,家鸡蛋比以往的红鸡蛋能卖出更高的价钱。

村民吃水不愁了,卖鸡蛋也能打闹个零花钱,但怎样才能让村民真正脱贫致富?牛世伟常常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先要赚人气,人气旺了,财气自然就来了”,这是牛世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的一句话。他回忆说,刚来马家窑村时,在村口经常看到一辆辆小车呼啸而去,人们这是去临近的继承村——郭继成是定襄县抗战时期游击队队长,是晋察冀边区有名的抗日英雄,英勇牺牲后,党和政府为纪念他,将烈士所在的村命名为继成村。牛世伟就想,马家窑村也是革命老区,有丰富的红色资源,为什么不能发展红色旅游?

他把这个大胆的想法向大伙儿提出来之后,大部分村民们表示支持,也有一些村民有顾虑:从来都是靠天吃饭,现在突然要搞旅游,要是没人来怎么办?几十万投资进去会不会打了水漂?

担心归担心,可乡亲们已经认准了牛世伟人品和本事。一位大娘接受采访时说:“年三十儿家家都在包饺子,可俺村儿这第一书记不回城,走东家到西家忙着慰问,还给回村过年的娃娃们包了红包。牛支书帮咱搞旅游致富,任谁也得支持。”

村民们有力气的出力气,有东西的拿东西。现在进村看到的一些景点装饰,如当年用的竹箩筐、陶瓷水瓮、磨盘……都是村民们从自己家里无偿拿出来的。在建设过程中,村“两委”的原则是,能用村里劳力的就绝不外雇,然后给予报酬。一时间,几乎全村人都组织动员起来,像当年“支前”那样都投入到了“战斗”中来。

“为了更好地还原当时抗日根据地的情境,红旗、沙袋、弹药箱等道具都是用旧物改装的,这样更符合人们对于那个时代的记忆,能给游客更真实的感受。这也是马家窑村不同于别处红色旅游基地的一个突出特点。”景区负责人刘志强说,“景点建设把握两点,一是不做作,二是真实。村里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翻新,除资金有限的因素外,主要是不想破坏村子原本的自然风貌。”

马家窑村的明天

走近马家窑村,离村子还有一段距离,就能听见慷慨激昂的抗战歌曲。从村口进村的一段道路,两旁都插着红旗,还有穿着八路军服装站岗的“哨兵”。进村之后,村屋的墙上,小巷的石壁上,电线杆上贴着当年抗战的标语。游客只要花10元钱,就能在更衣室根据自己的喜好试穿当年八路军、民兵、老百姓等各种角色的服装。可以“站岗放哨”,可以在战壕里“ 瞄准射击”,可以挥舞大刀“ 冲锋陷阵”……

村里负责人介绍,马家窑村从今年“五一”开始迎客。周末双休日游客比较集中,平时游客不太多,但每天都有,陆陆续续的。5月19日中国旅游日和端午节那几天,游客主要来自周边村子和定襄县城。随后,忻州、原平的游客就多了起来,前些日子还来了一个太原的旅游团。这几天,忻州的一个三、四十人的旅游团和太原的一个老年人“夕阳红”团提前预约,正准备过来。

“我今天带孩子过来踩踩点儿,准备过两天带朋友们一起来玩儿。”一位父亲带着孩子穿着八路军的服装坐在敞篷军车里拍照,他说,“带孩子来,主要是为了让他感受一下那个年代的艰苦,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生活。”

一群姑娘穿着八路军女战士的服装拍照。同行的小伙子告诉记者,他已经是第三次来了,这次一共带了六个朋友过来,其中有的是第一次来,也有来过几次的。“感觉特别好,这种旅游的形式新颖,既符合现在年轻人拍照、拍小视频的心理,也能在角色中体验当年抗战的艰苦。”

“来的人各行各业的都有,农民、学生、教师、机关干部。还有一个曾经打过仗的老革命,是儿女们开车一起来的。老人穿上八路军军装,持枪敬礼拍照,现场特别感人。”刘志强说,“游客还和村里的老人们合影,他们中有些人一辈子没照过相,可激动了。”

“农活儿不忙的时候,来这儿打打零工,这就又增加一份儿收入”。坐在更衣室的一位大妈说。“原来家里的土豆、小米、鸡蛋都卖不出去,因为我们出不去,外面也少有人来。”一位把自家土特产拿出来卖的老大爷说,“现在只要摆在家门口,就有游客来买走。”

红色旅游发展起来了,村民们的生活正悄然发生着变化。现在村里标着红五星的绿皮垃圾桶随处可见。旅游搞起来了,村民们的觉悟也似乎一下子提高了许多,每天的生活垃圾都能自觉投放到垃圾桶里。村委还花钱雇了生活比较困难的几个村民专门负责每天的街道清扫,活儿不累,都能有一份固定收入。

马家窑村的红色旅游刚刚起步,村民们就得了实惠,日子一天比一天有了奔头。大伙儿都希望上级部门能给予资金、政策支持,多搞些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牛世伟正忙着往平遥、西安、北京等地四处跑,看项目、拉投资。他说,村里下一步要把十四个窑洞改建成农家体验院,将现在的乡村一日游逐渐变成两日游、多日游。引资28万元建设的滑草场已经有些眉目了。接下来还想建一个蜡像馆和“3D画展”馆,再建一个天文瞭望台,争取把马家窑村打造成“美术写生基地”、“红色教育基地”和“影视拍摄基地”。

图为本报记者在马家窑村采访村民

(责任编辑:籍俊霞)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