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繁峙县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头等大事,在工作机制上创新突破,确保脱贫攻坚工作更加科学精准有效。
繁峙县属国家级贫困县,总人口27.3万人。2015年底,全县尚有5.086万贫困人口, 2016年确保实现18605人脱贫,任务艰巨。该县专门成立了脱贫攻坚总指挥部,县四套班子领导每人包一个乡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并配备了213个省市县扶贫工作队、183名农村第一书记,进村入户配合村“两委”开展工作,重点帮助贫困村落实“六个精准”,协调实施扶贫项目。在此基础上,该县重点创新扶贫工作机制,着力构建多方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
——创新资金投入机制。建立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为牵引、政府专项投入为主体、社会帮扶资金为补充的资金整合机制。围绕村级公路建设、安全饮水、农村电网建设、危房改造、特色产业增收、乡村旅游扶贫、教育扶贫、卫生计生、文化建设、农村信息化等十项重点工作,统筹整合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生态环保等六大类项目资金,进行有效捆绑,精准投放,按照“整合、集中、统一、严管”的要求,保证扶贫资金直接用于贫困对象。
——创新金融扶持机制。从去年开始已启动实施“金融扶贫小额贷款富民工程”,该县邮储银行作为金融合作银行,现已注入50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作为扶贫贷款风险补偿金,金融合作机构按照注入扶贫资金总额8倍以上放大贷款额度,并且省级扶贫部门将按年利率5%给予贴息,有力地支持了贫困地区企业和农户实施特色优势产业开发。
——创新社会参与机制。引导县内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开展村企共建活动,组织动员企业到贫困村投资创业、招工就业、捐资助贫,增强贫困村及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积极开展“大村帮小村,富村帮穷村”,鼓励县内个体工商户开展“一对一结对”、“手拉手帮扶”活动,参与扶贫济困、扶贫助学等活动。支持青年学生、专业技术人员、退休人员参与扶贫志愿行动,开展助教支医、文化下乡、科技推广等活动。
——创新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精准扶贫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将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作为考核乡镇、县直部门、扶贫工作队的重要指标,增加扶贫开发在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中的权重。将帮扶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成效与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直接挂钩,与乡镇、部门的项目安排、以奖代补资金拨付等工作直接挂钩。(乔伟)
(责任编辑:籍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