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名党支部书记关系着一个基层组织的凝聚力,一个党支部更关系着全村的发展。神池县东湖乡铁炉洼村在村党支部书记周建军的带领下,改善了村级组织软弱涣散状况,增强了党组织的战斗力,通过硬化道路,新建舞台,村容村貌得到全面改观;引水浇田,鼓励养殖,全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翻番,2015年成为神池县首批整村脱贫村。
周建军出生于神池县东湖乡铁炉洼村,大学文化,200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因父亲早逝,母亲独自扛起家中重担,他也早早弃学创业,帮助母亲分担家庭负担。针对当时市场需求,他做起了副食批发生意,经过近10年的打拼,他成了小有名气的富人、能人。2008年,怀着回报父老乡亲的感恩之心,他毅然决然放弃城里优越的生活和生意,回到老家铁炉洼,带领25户村民成立了兴鑫养殖专业合作社,投资126万元,建成了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的养猪场,引进优种公猪5头、母猪150头,推广快速养猪新技术、新方法,发动村民大力发展养殖业,到年底仅猪场生猪存栏就达到700多头,全村生猪存栏共有1000多头,户均9头,仅养猪一项全村户均年增收1000多元。2009年该社被山西省农业厅授予“养殖示范社”称号;2010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农村合作先进组织”。
2008年冬,周建军当选为铁炉洼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铁炉洼村是远近闻名的上访村、问题村,村民怨气大、矛盾多。周建军上任不久就面临工业园区、风电项目等征地工作。他当时吃在村里、住在村里,与村民联络感情,发动亲朋好友,互相沟通协调,以情动人,用心做事,按时完成了征地任务,为全县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
村里多年存在的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问题,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与班子成员、村民代表多次商讨研究,详细制定了本村短期发展规划。2011年,他个人自筹资金,动员村民出工,对全村的引水管道进行了更换和维修,家家户户引入自来水。2012年,他个人再次自筹资金为村民新修了120立方米蓄水池一座,让自来水不受时间限制,村民随时都用得上;争取县交通部门支持,对全村的大街小巷进行了硬化,彻底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行路难问题。2013年,配合完成征地任务,保障了重点工程的顺利建设;村内主街道安装了太阳能路灯26盏。2014年,他又一次自掏腰包为村里更换了变压器,解决了村民用电需求大与变压器负荷小的矛盾;随后,新建了人民舞台1座,硬化了村级文化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2015年,在县水利部门的支持下,打深井1眼,实施灌溉农田2000多亩,为村民解决了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的问题。2016年,在广场周围新建凉亭2座;维修、改造和配套了党员活动室,为村民休闲、娱乐提供了场所。2017年主街道进行了沥青硬化1.2千米;粉刷大街小巷墙壁6540平方米。2018年美化主街道外墙450平方米,砌挡墙1860米,栽植风景树323株。解决了脏乱差问题,村容村貌得到了较大的改观,全村基础设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
水通了,路平了,电也有保障了,村民生活条件得到彻底改善。经多方考察,他借助本村离县城较近的地理优势,抓住污水处理厂二次中水排放管线经过村庄的机遇,与环保部门和水利部门协商,铺设管道引进了经过处理的中水,新修了灌溉工程,既实现了废水再利用,又让本村2000多亩旱地变成了水田,农民种植效益翻倍。同时引导鼓励在外打工、创业的年轻人,依托自身知识、资金等条件,回村发展养殖,以实际行动带动群众发展养殖增收。多年在外搞散酒经营的邬国清回村创办了养牛合作社,开饭店的张佩办起了养羊场,康汉青办起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在他们的带动下,全村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1年3884元增加到2015年的6200元,迈入了神池县首批整体提前脱贫村的行列。
村容村貌改变了,农民收入增加了,周建军的辛勤付出,换来了累累硕果,也得到了村民的认可。2009年铁炉洼村被县委评为“农村先进基层党支部”;周建军2009年、2010年、2011年连续三年被县委评为“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2010年、2011年他连续两年被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6年7月,他被县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同时被忻州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7年5月,他被县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五一劳动模范”称号;2017年7月,他被山西省委授予“全省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荣誉称号。周建军先后当选为神池县十五届、十六届人大代表。
基层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周建军的带领下,我们有理由相信铁炉洼村会越来越好,村民的日子会越来越红火。(本报通讯员)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