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服务>>正文
木匠李德贤又出王尔文玩新作品
2019年03月03日 11时31分   忻州日报·文化旅游周刊

2019年春节刚过,定襄木匠大师李德贤告诉笔者,为了迎接建国70周年,蕴育半年之久的王尔文玩“人类命运共同体”设计完成,与之前设计完成的“五十六个民族大团结”二者共同构成了王尔文玩的“绝世双雄”,是献给共和国成立70年的生日贺礼。

王尔文玩——中华木作榫卯艺术的千古绝唱

在木工行当,大家都认为木匠的祖师是春秋战国时的鲁班,鲁班被尊称为“百工圣祖”。但木匠大师李德贤说,其实在鲁班之前,还有一位远古时代杰出的木匠祖师,那就是王尔。关于王尔,《韩非子》中有“无规矩之法,绳墨之端,虽王尔不能成方圆”之句;据《韩子新译》注云:“王尔,古巧匠名”,其生卒年月已不可考,是远早于鲁班的远古木匠祖师。可以说,木匠的古代祖师是鲁班,远古始祖是王尔。

王尔文玩又名鲁班锁、孔明锁,是一种复杂的、高度技巧性的卯窍(榫卯)关系,是中国木结构关节点——卯窍(榫卯)技巧达到极致的一种产物。卯窍(榫卯)是两个木构件之间采用一种凹凸相交的方式进行连接的结构,凸出部分叫卯,凹进部分叫窍。其特点是不需要使用钉子,利用凸凹互锁原理就可以将物件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显示了古人巧夺天工的创造成就。王尔文玩就是根据卯窍(榫卯)相互契合的原理,一阳一阴,一卯一窍,一凸一凹,不同的木头相互吻合而成的一种文玩作品。

卯窍(榫卯)结构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木作技术,起源非常早,距今约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就发掘出了大量的结合完好的多种式样的卯窍(榫卯)结构遗物,可以说是我国木构技术史上一件伟大的发明!卯窍(榫卯)结构在中国木结构建筑和家具中一直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实王尔文玩就是土木建筑和家具的一种结合器。可以说没有王尔文玩也就没有卯窍(榫卯)结构,没有中国的古建筑,它是古建筑的精髓。如北京故宫角楼、天坛祈年殿、63米高的应县木制宝塔、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都是王尔文玩应用的典范。

匠之大者——王尔文玩的第50代传人李德贤

王尔文玩传承到东汉献帝时期,其中山西母亲河汾河周边地区一个著名的分支杜姓始祖开始创造“祖师像精传体系”,祖师像背后刻历代掌门人姓名,另有木板、牛皮、羊皮上记载、刻画历代掌门人的功绩,并创立了行规,只是这些东西在文革那个特殊的年代被毁,殊为可惜。第29代掌门人史传艺从山西太谷县来到忻州市定襄县受禄乡黄咀村,带着一个女儿和外甥,史传艺将手艺传给了外甥。第46代传人为程幼喜,定襄县受禄镇人。第47代传人为陈德俊,定襄县季庄乡凉楼台村人,参加过阎锡山川志中学和阎锡山府院的建设。第48代传人为刘玉锁,定襄县季庄乡邱村人,参加过阎锡山东花园的营建。第49代传人为李书河,其木作发明有:王尔文玩中的“方三通”(带暗销);“两卯四破头”绝活;“圆三通”;“活套六连环”;闪卯;“倒转式六技八体”;“八技八体”。第50代传人为李德贤,定襄县季庄人。几十年来研究建筑学家梁思成的《营造法式注释》,指出了书中的众多错误。2014年10月20日,参加了山西电视台公共频道《天下寻宝》节目,所展示的木作绝活被专家放上了珍宝台,成为最具收藏价值的藏品。近年来,昼作夜书论文400多万字。在师承六技八体的基础上,发明王尔文玩30多种,这些文玩涵盖了大木作卯窍的所有分类。系列性的有“中国福”、“五十六民族大团结”、“十二生肖大团结”、“六技十二体”等等。

2018年初夏,第一次见到李德贤师傅的作品时,笔者一下子被惊呆了,没想到忻州民间竟有这等高人,能将古老的卯窍(榫卯)结构演绎得出神入化。从此,我追随李师傅开始了自己人生的第二春,学习王尔文玩的制作技艺。

有一天,面对李师傅用56块木板通过卯窍结构拼接而成的“五十六个民族大团结”,这个曾被放在《天下寻宝》节目珍宝台上作品,和李师傅开了一个玩笑,如果能设计一个代表世界呼唤和平的作品就更好了。没想到,笔者的一句话,成为李德贤老人的一个心结。从此,他根据世界人口是77亿,采用108块木板,通过阴阳互锁的卯窍结构,设计了一个包含经度、纬度、北回归线、七大洲、四大洋、南极、北极等地球要素,并体现人人和谐共处这样理念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品。

整个作品,体现世界大同、人人携手、和谐相容、共同发展的理念,全部采用古老的阴阳互锁卯窍结构,采用了六合成圆、纵横交割、一搭一判、米字卯窍、十字卯窍、丁字卯窍、水字卯窍、太极阴阳卯窍、仙人大搭掌、巨人勾手、羊蹄卯、莲花卯、燕尾锁、流星卯、暗销、一插卯、扁担钩等几十种传统的卯窍结构。其中,一箭双雕、谈(弹)久生情(擒)、珠联璧(闭)合、一窍三通、一窍双卯、一嵌四通等六种卯窍结构为李德贤的独创。比如谈(弹)久生情(擒)就是利用木头的弹性应力,将有预设凸起的木板强行钉入,当凸起到达凹坑时,释放强性,凸起自然嵌入凹坑之中,加上周围木板的制约,每块木板前后左右互锁,整个结构就变成了永久性难以开启的结构。如要打开就意味着破坏。这种设计思想也体现在很多精炒的古建筑上,如果不懂内部的结构冒然打开,那就是对古建筑的破坏;珠联璧(闭)合,就是在木板中放入钢珠,同样对木板起到永久性闭合的作用。

真正希望李德贤的作品能走出忻州,走出山西,走向世界。赵永功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