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保德县优秀创业青年王伟
王伟2012年从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返乡,现任共青团保德县委兼职副书记、冯家川乡沙坪村党支部书记(兼团委书记)、县青年创业协会会长、县志愿者协会秘书长、汇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山西林涛寨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身兼多职的他,经常奔走于县城与乡村之间,脚踏实地,勤勤恳恳,默默付出。
心怀感恩 返乡创业
王伟出身在保德县一个农村家庭,小时候的记忆里,既有贫穷的印迹,又有乡亲们的热忱,最难忘的就是在成长中大家对他的无私帮助。王伟走出大山后,决心要用自己的所学,为建设美好家乡出一份力。毕业后,曾有多家大型企业向他伸出橄榄枝,他都委婉拒绝,回到了家乡。同年9月,王伟带领一帮同龄人创办了“52保德网”,开始了艰苦的创业之路。
在创业初期,王伟将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延伸,成功创办保德县汇达文化传媒公司。经过多年经营,现已涉足网络媒体、纸质媒体、印刷、策划、电商等多个领域。截至2017年底,公司共服务中小企业160余家,签订长期协议的企业有62家。
扎根农村 带动发展
2014年,王伟担任了沙坪村党支部书记,成为冯家川乡乃至全县第一个返乡大学生经村民、党员推选并当选的村两委干部。随着扶贫工作的推进,王伟带动村两委主干走出去、拓思路、引项目、谋发展。经过不懈努力,沙坪村2016年底成功脱贫摘帽,进入集体经济破零和保增长的新阶段。
红枣产业是该村的经济支柱产业,也是村里人致富的主导产业。为推动农产品增值、保值,让村民更有信心,他先后去忻府区、原平、朔州等地考察市场。通过多方联系,村里的15万斤红枣销售一空,这也让王伟萌生了依托互联网全面布局、销售农产品的想法。与此同时,他鼓励村民积极行动起来,完成村里红枣的升级改造。
2016年以来,在摸底发展农村养殖方面,王伟采取技术培训、政策解读、思想引导等方式,帮助贫困户消除“等、靠、要”思想,树立了自主脱贫意识,村民开始着手组建养殖合作社。截至目前,该村有养猪场1个,年出栏600头猪,保底年收入15万元,直接带动贫困户就业3人;在建可存栏1000头以上养羊场1个,预计年收入38万元,可直接带动贫困户就业8人;培育鼓励贫困户5户(18人)养羊400头,预计年收入15万元;筹建养牛场2个,吸纳贫困户6户(15人),存栏46只,预计年收入26万元,并鼓励村民优先购置本村配套养殖饲料,间接帮扶农民增收。
发挥特长 助推脱贫
近年来,王伟始终紧跟时代步伐,重点聚焦“三农”问题,一直走在电商扶贫、精准助农的路上。王伟充分利用所学,发挥自身优势,面向全国各地推广销售保德农产品,积极开展多项精准扶贫活动。依托平台大数据资源优势,在资金、技术、人力、物力等多方面投入,让更多的农户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脱贫致富。
王伟联合多家电商企业推出“扶贫有我,脱贫有你”的大型助农活动,先后对接县杨家湾镇、冯家川等11个乡镇20余个村的土特产上行,帮扶125户贫困户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间接带动就业42人。
2017年2月,王伟成立汇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电商运营部开展农产品上行工作,启动电商助农帮扶计划;3月公司对接现有农产品企业及合作社,成立电商平台“保德特产”;7月,随着农产品上市,进行了农产品产区数量深入摸底工作;10月推出宣传片“油枣书记的电商梦”,当月开始预售保德油枣鲜枣,销售161600元;1月推出鲜枣、干枣、山楂、小米、核桃等初级农产品,销售338440元;12月在原有基础上推出枣片、紫晶枣、贡枣、海红果、海棠,销售653855.2元。2017年全年销售125万元,奠定了全县电商销售新基础。
面对取得的成绩,王伟身感责任重大。随着扶农助农的进一步深入,他不仅需要加强维护电商平台,在产品品质和上市竞争力方面也需要一家具有本土特色的食品公司来负责收购、分拣、包装产品,让整个环节做到品质放心、诚信销售。2018年1月份,王伟组织成立了山西林涛寨食品有限公司,打造了保德县的专属品牌。
王伟早已是群众心中的“油枣书记”,新的集团公司成立后,他着手规划山西林涛寨食品有限公司的未来,设基地、搞研发、增品质、促销售、强品牌,形成发展电商与实体的基本思路。作为电商产业的领路人,他计划成立专业电商团队,培养培育本土电商加入公司产品网络推广和销售中来,让更多保德人通过这个产业实现就业创业。为提升产品品质,他还计划与太原理工大学、太原工业学院以校企合作的形式,成立产品包装设计研发基地,与山西农业大学成立红枣加工新产品研发工作室。
蓝图已经画就,王伟又开始了他新的事业征程,相信拥有活力和干劲的他一定会在未来的路上走得更远。
(市委人才办供稿)
(责任编辑: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