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服务>>正文
情系桑梓 圆梦科技
2018年10月18日 10时45分   忻州在线·忻州日报

——记市委联系的优秀专家董淑英

1986年7月,结束了在山西农业大学四年大学生活的董淑英,站在了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是留校、去省城、还是回家乡?她深深地思考着。最终,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她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忻州,来到行署科委科技交流中心,从事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

33年来,董淑英始终不忘献身科技事业的初心,牢记报效家乡的使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学习不止步,勤奋敬业不停步,与时俱进不落步。她以实际行动做到了工作面前克服困难任务第一,钻研技术一丝不苟责任第一,科技服务不厌其烦奉献第一,做人做事公道正派党性第一,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和优秀专家应有的高尚品格和敬业精神。

科研路上追寻创新之梦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董淑英发挥专业特长,围绕本地农业科技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引进、吸收、再创新,不断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多年来,她累计引进推广技术(品种)达8类40多项,获省市科技奖21个,授权国家专利6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引进研究开发牧草新品种新技术。忻州是畜牧业大市,但在90年代末,牧草品种少、种植单一、面积小,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董淑英外出考察学习,撰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制定技术方案,主持实施了山西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优质牧草引进试验开发研究”,采取了试验示范与推广相结合、种植与养殖相结合、基地建设与产业化生产相结合的办法,在引种、育苗、移栽到管理、观察,全过程跟踪分析研究,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指导,项目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之后,她又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国内外优质牧草籽粒苋、鲁梅克斯、串叶草、菊苣、白三叶、紫花苜蓿、苦荬菜等10个品种5万多亩,共建立优质牧草示范基地15个,养殖基地10个,惠及农户2.3万户。亩种草效益是种植玉米的3至10倍,种草喂猪可节约精饲料三分之一,喂鸡可延长产蛋期3至4个月。董淑英还发表了论文《关于农区种植牧草的思考》,编写了《优质牧草栽培技术资料》等培训教材。该项目的实施,为当地牧草种植、雁门关生态畜牧区建设和农业调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大力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根据忻州玉米种植面积大,玉米秸秆和玉米芯以及其它农业副产品等下脚料多、浪费严重的实际,1995年董淑英前往辽宁朝阳食用菌研究所,培训学习地栽黑木耳技术。回来后,她以玉米芯为主要原料引进试验并获得成功,开创了忻州地栽黑木耳的先河。董淑英是一个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人,为进一步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她明白自己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系统学习。当时37岁的董淑英,选择了备战考研。她白天上班,晚上复习专业课程,2001年自费考上山西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并选择了食用菌研究方向。董淑英的课余时间全部在图书阅览室度过,查阅学习有关食用菌方面的书籍资料,并主动跟着导师做实验。2003年她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农业推广硕士学位,从此步入了食用菌技术研究和推广专业之路,成为忻州食用菌业界的学术带头人。她主张引技术、建基地、搞培训,先后培养示范栽培户1000多户,累计栽培黑木耳、平菇、香菇、双孢菇等食用菌1000多万袋。董淑英研究总结出适合北方地区气候特点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出版了《北方食用菌栽培技术》一书,编写了《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教材。她创新研究野生台蘑盘蘑人工驯化返生态栽培技术,一种人工栽培台蘑盘蘑的方法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17年董淑英开展了银盘蘑菇DNA比对定名工作,现已比对成功4个。董淑英坚持不懈的努力,推动着食用菌行业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

服务路上传播科技星火

在全市脱贫攻坚战中,科技扶贫在激发农民内生脱贫动力、培育脱贫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一名科技专家,董淑英深知责任重大,把科学技术源源不断地传播到农村,使农民掌握1至2项适用技术是当务之急。为此,她在开展科研的同时,把技术培训推广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经常带着技术资料,深入农村基层开展咨询、指导、培训服务。

在种植现场技术指导。多年来,董淑英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不分工作、休息日,只要有技术需求的地方,她准会第一时间现场解疑答惑。长期废寝忘食的工作,作息生活的不规律,2011年董淑英患上严重胃糜烂,体重直降,身体愈发消廋。为指导食用菌基地液体菌种接种技术,董淑英不顾病体,经常出现在接种现场,帮助大家解决技术难题,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位。2017年,董淑英下乡时左脚骨折,养病期间,她边看资料边做课件,还不时为栽培户通过电话进行技术指导。脚上的石膏刚取掉,她就拄着拐杖,参与到五台、原平、宁武等县市的贫困村开展送技术下乡活动。

在培训课堂传播技术。食用菌产业要发展,技术和人才是关键。董淑英先后在“市新农村建设促进会”“市农村妇女实用技术培训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精准扶贫技术培训”等各类培训会上,就平菇、双孢菇、香菇、黑木耳等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讲授。近几年来,董淑英结合扶贫攻坚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多形式的“小蘑菇、大产业”专题讲座,用朴实的语言、生动的图片、典型的案例,使培训收到良好效果。董淑英累计深入基层开展技术咨询、培训服务2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万余份。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董淑英对高标准高质量工作的执着追求,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省市各级各部门的表彰奖励。2007年她晋升为研究员,2008年被选拔为忻州市委联系的优秀专家,2010年担任山西省食用菌协会常务理事,2015年被聘为山西省发改委评标专家。董淑英先后获“省劳动模范”“省青年科技推广革新专家”“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省职工技术创新带头人”“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如今,董淑英仍默默奋斗在科研第一线。(市委人才办供稿)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