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种农作物秸秆、干枯的柠条等农业、林业的废弃物,在这里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被加工成饲草、饲料颗粒、燃料颗粒、生物质纸、碳化类产品,变废为宝。在位于五寨县胡会乡张家坪村的山西亿牧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个专业生产饲草产品和相关生物质环保产品的企业。“打造饲草之都,助力脱贫攻坚”——亿牧源公司的大门两侧,醒目的标语彰显着企业的抱负和回馈社会的责任。
8月22日,亿牧源公司项目负责人刘战英向本报转型项目建设年记者一线行小分队记者依次展示了公司的饲草产品和相关生物质环保产品之后,和记者聊起了五寨县得天独厚的草业资源和企业项目建设的情况。
五寨县是我国农牧交错地带,林地面积辽阔,素有晋西北“乌克兰”之称,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和畜牧业大县,也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全国绿化先进县,年产玉米秸秆、谷子秸秆、豆类秸秆、燕麦秸秆近46.6万吨,拥有48.5万亩柠条、年产近10万吨柠条,堪称“柠条王国”,饲草资源十分丰富。但在草业发展上,该县一直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农村大量的农作物秸秆被焚烧和废弃,柠条枝条老化枯死,加工利用率较低,严重制约着草业、畜牧业特别是舍饲养殖业的发展。亿牧源公司积极响应五寨县大力调整种植结构、调顺农牧业结构、全面实施草业发展战略的号召,通过招商引资落户五寨,致力于打造绿色优质饲草之乡,促进发展畜牧业助推脱贫攻坚。该公司计划项目总投资1.8亿元,占地总面积430亩,主要从事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高档牧草种植、柠条饲料加工、生物质燃料生产。该项目的一期工程投资4千万元,于去年5月开工,当年顺利竣工投产。“我们按照五寨县委、县政府精准扶贫工作部署,采取‘公司+农机合作社+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在充分利用公司配套机械设备与车辆的同时,有效依托县里的农机产业扶贫政策,租赁农民通过扶贫补贴购买的打草机、青储机、原料拉运车辆进行生产作业,并与周边乡村的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了饲草收购合作协议,高于市场价格收购农作物秸秆,最大限度让利于农民。农作物秸秆大量被收购加工,除了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有效地杜绝了因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项目一期工程投产以来,公司已生产干饲草3万多吨,产品远销晋中、内蒙古、北京、天津、唐山等地,供不应求。近年来市场上的牛、羊、驴、马肉类产品的价格一路看好,客观上拉动了养殖业和饲草市场的需求,饲草市场前景不言而喻。”刘战英既是项目负责人,也是我市羊业协会和草业协会的负责人,做草业项目无疑是行家里手。
“项目的二期工程,将全方位延伸草业产业链,涉及有机肥、支链淀粉、生物质纸、木耳菌棒、碳化类产品、塑料颗粒等产业。比如说这个生物质纸,是一种替代塑料地膜的环保产品,使用100天后可以降解腐化,不会对土壤造成污染;再比如利用林业的废弃物制作的菌棒,可以发展劳动密集型木耳产业,公司制作生产菌棒与当地农民合作,并与农民签订木耳回收合同,解决农民销售无门的后顾之忧,种植木耳可以使农民每年每亩地除去成本净挣6至8千元。”面对未来发展,刘战英对记者说,“预计到2019年,公司的饲草年产量可望达到10万吨,将公司打造成全国最大的饲草生产基地,同时公司将加快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带动五寨农牧业项目提档升级,刺激当地林业品种更新,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鲁明强)
(责任编辑:籍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