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郑牡丹(中)讲述樊爱军的扶贫故事

樊爱军与王晓姗在岭子底村的简陋居所
“风雨同舟十八载,我想让你陪我到老。丈夫突患非霍奇金淋巴瘤,恳请大家伸出援手,帮帮我们这个被病魔折磨的家庭……”
8月9日,一条来自爱心筹大病筹款公益平台的求助信息引起定襄微友的广泛关注。曾经默默无闻的河边镇岭子底村第一书记樊爱军带病坚守脱贫攻坚第一线的感人事迹迅速在定襄城乡蔓延传播;而他和妻子王晓姗同为癌症患者的不幸遭遇也引发了社会的莫大同情。一场以爱和生命的名义为主题的捐款活动随之展开,从岭子底村到河边镇,从定襄县到省城太原……
西社历练
2015年8月,在县教育和文化局任职的樊爱军,经组织选派到宏道镇西社村担任第一书记。通过走访,他了解到困扰村民最为迫切的问题是农田灌溉用水紧缺。往年,地里浇了头遍水,后面的二、三遍水就没了着落。打深水井是解决问题的最简便办法,但钱从哪儿来,一时难住了西社的支村“两委”干部。樊爱军和村支书、村委主任四处奔波筹款,在他厚着脸皮死磨硬缠下,县里几家锻造企业答应出资打井。
村里的事情总没个完,接下来的工作对樊爱军来说更不轻松,除党务工作外,需要更大的精力投入到脱贫攻坚战役中,还有产业发展、乡村清洁、农村建筑特色风貌整治这些提高脱贫成色的工作不断地列入他的工作日程。
西社村是定襄县首批列入农村建筑特色风貌整治名单的村子。从开工那天起,樊爱军就全身心投入到这项工作中。那些日子,他记不清在西社村各个建设工地之间跑了多少个来回,也记不清苦口婆心地劝了这个劝那个,一心想解决好村民与建筑工队发生的摩擦……工人们听惯了他嘹亮的嗓音,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发现樊书记不怎么说话了,嗓音变得暗哑低沉,只是对工程质量仍一如既往地严格。没有人知道樊爱军喉咙疼得如同刀割,咽一口唾沫都费很大力气;也没有人知道,他爱人王晓姗刚刚接受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手术,正处于化疗阶段。
以村为家
两年任期届满,樊爱军于2017年10月又被委派到河边镇岭子底村担任第一书记。
初到岭子底,樊爱军仍像在西社村那样初心不变,和驻村工作队一起抓党建、促脱贫,在走访贫困户的基础上,根据各家各户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扶贫措施。
他看到村子紧挨车流不息的石阳线,治安状况不容乐观,通过争取,给村里安装了六套监控装置;又把村委会粉刷一新,修葺了60公分的水泥沿台,新建了彩钢厕所……村里的老人们说:“这个樊书记好啊,来了没几天就做这做那的,总没得闲。”
闲不住的樊爱军每天一早就出门走访贫困户,手里常带一本《脱贫攻坚政策汇编》,东家进,西家出,一边拉家常,一边嘘寒问暖。
郝俊元,83岁,群众,耳朵听力弱、视力低,儿媳妇孙子弱智,这次要帮助办理低保;郝国强,一家四口,家境贫寒,常年在县城打工,妻子患白血病,需要大笔资金帮扶……
在樊爱军心里,装满了岭子底村贫困村民的大事小情,谁家有病人,谁家孩子上学,谁家房子漏雨,谁家的花椒、柿子卖不出去,他都心知肚明。每一次走访回来,樊爱军总是眉头紧锁,总要和村支书或村委主任碰一下头,掰着指头说这家缺劳力,咱们得帮他家一把;那家有孩子上学,咱们得帮他申报一下“励耕计划”或“润雨计划”……
11月间,樊爱军从山外带来一个女人,这个女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爱人王晓姗。夏天的时候,在县实验小学担任英语教师的王晓珊胸部查出有指甲盖大的结节,手术后的切片化验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在接受化疗阶段,又被查出腋下淋巴结节,很快又进行了二次手术。手术化疗几乎花光了这个家庭的全部积蓄。
陪同妻子看病的樊爱军归心似箭,但又不能扔下妻子不管,于是他和妻子商量后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带着王晓姗走进岭子底村。
樊爱军仍旧忙碌村里的事情。刚刚结束化疗,光着头皮的王晓姗也不闲着,利用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对岭子底学校教师进行了培训,她还计划带一个班的英语课……
樊爱军心里装着群众疾苦,岭子底村民同样把他当做亲人一样看待。开小卖部的郝润和看到樊爱军两口子只吃馒头和咸菜,就送去一袋土豆,樊爱军死活不要,最后硬塞给郝润和几十块钱;看到樊爱军两口子挤在一张简易床板上休息,村委主任千方百计弄来一副高低床。
该做午饭了,王晓姗伸手取馒头都很困难,即使什么都不做,手术后的刀口也在隐隐作痛,但她强忍痛苦,想帮樊爱军把午饭做好。王晓姗在岭子底村住了18天,非但没有成为丈夫的累赘,反而成了岭子底学校的一名义务教师。原打算好好帮学生补一下英语课,但距离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时间日益临近,樊爱军只好把她送回县城。
选举工作既严格又紧张,樊爱军不敢有丝毫大意。他天天都在村里做群众思想工作,讲政策,讲原则,保稳定……直到新一届村委班子尘埃落定。这些日子,他似乎把城里养病的王晓姗给忘掉了,新上任的村委主任郝西明要他回家看看妻子,他一边忙着整理扶贫资料,一边推脱说等忙完手头的营生再回。其实,不是他不想回家,他是怕回去就走不了了,一看到妻子病歪歪的样子,他心如刀绞。
口碑
村支书和村委主任都去忻州参加干部培训了,樊爱军一个人挑起支村“两委”的担子,忙得脚不着地。村委委员郝水旺说:“樊书记是个大忙人,整天不是忙着走访村民,就是讨论扶贫工作,再不就是寻思产业发展,每天都要忙到很晚,要不是他病倒了,岭子底会有大变化的。”
年底,县里召开表彰会,樊爱军毫无争议地获得“优秀第一书记”荣誉称号。
贫困户郝国强的母亲叫郑牡丹。郑牡丹一提起樊爱军就抹眼泪:“樊书记可是个好人啊,他来我们家不下十回八回。儿媳妇得了白血病欠下二十多万元外债,他知道我们家日子紧巴,就帮我们向外推销核桃、花椒。孙子上了大学,樊书记又帮着争取下5000元的补贴……”
七十岁的霍林秀老人无儿无女,不足一亩的山田里种了土豆和玉米。她说:“樊书记一进家门就喊我老嫂子,见我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总是嘱咐我去地里干活要早去早回,爬坡上堰要小心点,有啥重活儿累活儿就喊他一声。”
命运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日子在一天天翻篇,转眼到了2018年春天。樊爱军的身体出现明显异常,体重急剧下降,他以为血糖出了问题,并不当回事。后来在妻子反复劝说下,才抽空去医院查了甲状腺和肾功能,都没问题。感觉没什么大病的樊爱军又回到村里继续工作,尽管喉咙有些不舒服,总觉得什么东西卡在里边,也许是咽炎吧?樊爱军连续吃了十多天消炎药,恰好赶上县里组织扶贫知识大竞赛活动,他参加的河边镇代表队以优异成绩跻身总决赛。一场决赛下来,樊爱军连说话都很困难了。山大二院的检查结果出来了,樊爱军惊呆了,非霍奇金淋巴瘤第二阶段A期。
命运给这个不幸的家庭开了一个又一个玩笑。
8月10日,樊爱军患病的消息传到岭子底村,村干部一合计,想号召村民给樊书记捐一次款,钱多钱少不论,主要想表达一下村民们对樊书记的关爱。倡议书一贴出,全村老少无不响应,两天工夫,这个仅有248户村民的小山村,就有近70户为樊爱军捐献爱心款,郝润和、郝西明、郝巧荣、郝国强、霍林秀……有许多是樊爱军帮扶的贫困户,10元、20元、50元、100元……礼轻情意重。
当樊爱军听说这事后,在电话里坚决要求把村民们的捐款如数退还:“村里人可怜,不要捐,谢谢全村的老少爷们,大家的心意我领了……”
爱心大行动
在樊爱军以乐观的态度与病魔作斗争的同时,许多相识和不相识的人都在默默地向他伸出援手。陈宁是爱心筹大病筹款公益平台山西站负责人之一,他代表公益平台前来看望樊爱军。他告诉樊爱军,平台上的捐款数额已突破十多万元,而且金额还在逐步增加,款项会在筹款结束后打入樊爱军指定的银行账户。
而另一场以爱和生命的名义为“第一书记”捐款的活动正在定襄县轰轰烈烈展开。县委书记张文斌向全县发出爱心号召;县长张生明在微信朋友圈连续转发筹款信息;县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委组织部联合发出捐款倡议书;县总工会、共青团定襄县委、县妇女联合会也联合发出倡议,号召党员干部凝聚爱心力量,传递人间大爱……(杨晋林 张玉虎)
(责任编辑:籍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