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八月的五寨大地,到处是一片葱绿,成片的黄芪中药材长势喜人,远近闻名的甜糯玉米正在抢收……田野上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又是一个丰收年。 近年来,五寨县立足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积极培育高效特色农业,通过强基地、壮产业、树品牌,频频打出组合拳,特色农业发展风生水起,沃野流金。
农民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龙头走,龙头跟着市场走,这是五寨县确立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新思路。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不断构建农业开放格局;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农业,全面促进农民增收。
小河头村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甜糯玉米,以科技农业、示范农业、效益农业为抓手,强力打造小河头甜糯玉米种植专业村。墙里开花墙外也香,乘着小河头村种植甜糯玉米这股春风,胡会村的周眉柱今年也种了10亩甜糯玉米,获得了不错的收益。“我们通过五寨康宇实业有限公司,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种植的糯玉米,不愁销售。今年光甜糯玉米就卖了2万元。此外,玉米销售后,还能在康宇实业公司打工,也能收入上万元。咱是种田打工两不误。”说到这里,周眉柱黑黑的脸上满是喜悦。
该县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第一引擎。小河头村过去一直种植胡麻、玉米等作物,与当地优势和气候特点相结合,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大力发展甜糯玉米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当地群众从种植甜糯玉米产业中尝到了甜头,逐渐改变了传统的种植观念。周眉柱算了一笔账:种甜糯玉米的收益是种植胡麻的3倍左右。
前所村的老支书依托该县大力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好政策,于2013年开始种植茴子白,几年下来,成了村里有名的蔬菜种植大户。他种植茴子白100亩左右,茴子白收完后,再种萝卜。一年种两茬,今年毛收入约有15万元。在他的带动下,不少村民也跟着种植茴子白。现在,该村的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了1400多亩。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离不开品牌的打造。老支书说:“村民看见我赚钱了,开会的时候再跟他们一讲,大家的种植习惯就会逐渐转变过来。”
采访中,县农委负责人介绍说,五寨县境内气候条件独特,昼夜温差大,光照资源充足,气候干燥,形成了种植杂粮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所产的杂粮色泽好、口感好、品质优,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特色农业生产,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和支持发展特色杂粮产业,将杂粮产业列入“十三五规划”,产业提升取得了一定成效。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的发展思路,科学制定区域特色农业发展规划,着力构建独具特色的优质农产品产业带,按照一业一园、一基地多企业参与的推进机制规划发展,形成了一批知名品牌,甜糯玉米、红芸豆、马铃薯等已经成为该县的优质杂粮产品代表。为农民找出了一条与现代农业契合的致富路。(张志远)
(责任编辑:籍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