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服务>>正文
【读书】《徐万族人》
2017年12月11日 16时52分   忻州在线

引 言

2011年秋天,我从市委宣传部调到了市文化局工作。人们问我有何感想,我曰只有两个字,一是穷,二是忙,加起来谓之穷忙。

在这样一个穷忙的地方任职,自然就没时间写作了,所以过去的这一年半,我连一个文学上的字都没写过。我似乎还心安理得:非不想为,是不能为。

可是,今年过春节的时候,我的思想又被动摇了。

文学界的朋友们一再劝说我,当官有啥意思,出了石岭关,谁还知道你是个谁?

是啊,我一想,就是。不用说出石岭关了,就是在忻州这个地面上,像我这个年龄,过不了几年,终点站就到了。下了车,出了站,进入人海茫茫的另一个世界,提着行李,孤单寂寞,四顾茫然,谁还知道你是个谁?

我更加相信张石山老师对我的鼓励了,文学至少可以让我两世为人!

账,这样一算,就让我有点着急。

我一着急,就开始盘点我在各家杂志社里的“存货”。一盘点,就让我更加着急了——怎么原本厚实的积累,现在已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

作为一名真正的战士,既不能退出战场,更不能没有了子弹。

我下定决心,又一次拿起笔来。

至于时间,节假日、星期天,总还是可以挤出一些来的。

大家知道,我过去的写作大体上是以写“我”为主,接下来,我想用一年多的时间写我们那个“家族”。

我有幸出生在了那样一个非常特别的家族,所以不止有好多东西可以写,而且还可以写得非常有意思。

那个村子并没有什么特殊,和晋西北所有的农村别无二致,甚至条件更艰苦,环境更恶劣,只是那个村子里的人们价值观念有点特别,他们历来重视文化教育,自己再穷的日子都可以忍受,但孩子们无论如何得有个书念。

在贫穷落后的晋西北,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生态现象。

那座山特殊,那群人特殊。先祖徐万在那里创建了一个村落,然后这个家族就在那里开始繁衍。四百年来,他们一边繁衍生命,一边繁衍文化,让生命和文化共生共长。一代一代,把这里繁衍成了“秀才村”、繁衍成了“文明村”、繁衍成了“革命村”,最后又繁衍出了个“徐衙门”。

时间流转到21世纪,这个村落似乎已经完成了它固有的使命。四百年一个周期,也就差不多了。

四百年前,徐万在这个山上辟土建村时,就建造了一所私塾。这个村子供人们繁衍生命,这所私塾供人们繁衍文化。而生命和文化一经结合,就会离开大山,就会背弃大山,走向很远很远的地方。

离开这座大山的人们,可以永久地念想着这座大山,可是一经走开,铁绳也拉不回去了,真有一种“壮士一去不复返”的英雄气概!

一代一代,都是这样子往外走,仿佛来了便是为了离开。这座大山俨然成了徐氏族人住店或歇脚的地方。

人们大概很关心他们的去向。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他们历来认为村里低,城里高,所以他们都进城去了……

如今在五寨城里居住的人口比村里多,在忻州城里居住的人口比村里多,在北京城里居住的人口也比村里多……加起来一算,在各个级别城市里住着的人口就有几百口,而村子里只留下了几十口,仅仅是个零头而已。

现在又有了一种趋向,似乎中国住腻了,该拍屁股走人了。于是,他们又踏上了异国他乡的土地,只要住着称心,就把证一道签过去,先住他个三两辈子再说。

有人可能觉得农民进城打工已经成了一种常态,别的地方也都这样。我要告诉读者的是,还真不是这样。徐万族人进了城,不是去当农民工,而是奔着白领去的。

我很羡慕徐氏家族的年轻一代,他们的理想竟是那样的远大。从文化层面的追求来看,大学本科被他们看成了小儿科,如果只念了个硕士前而没念到博士后,似乎在他们眼里就没有把书念成个致样。出国留洋堪称豪阔,所以现在就有十来户定居到了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国家。

外头红火了,村里自然就冷清了,这没有办法。

最主要的是,自从徐万在那里立祖,那里就有了私塾,之后四百年都没有拉断,先叫私塾,后叫学堂,再后来改成了学校。

前几年,办得好端端的学校,说撤就让上头给撤了,于是乎,四百年的山村教育戛然而止。

父亲说过,学校就是一个村子的魂灵。有魂灵在,才有气息,才有活力。

现在魂灵已去,生命安可长在?

一个特别重视文化教育的村子,突然没了学校,那真是魂飞魄散了。那就赶快走吧,还等甚哩?于是卷起铺盖,家长带着学生,走了,全走了,风风火火地走了。他们也进城去了,但不是当白领去,而是追魂灵去了。

母亲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我们陪她回村里看看。而每次看了,母亲都会来一段伤感:唉唉,完了,真的完了,那还灰的,村上连个人也没了,那还灰的像个村子?

母亲说的对着哩,村子里没人了,也就的确不像个村子了。这几年,我们村子就是靠那些七老八十拄着拐棍靠着墙的老人们在那里支撑门面。

就像是将要离世的老人,子女们明知不顶事了,总还是要给打打针输输液尽一番孝心,前些年村子里的人,以前所未有的胸襟,开放引进了一批保德人民,大概有十来户三十多口。村里人把院子免费让给他们住,把耕地免费让给他们种,把满沟的树木免费让给他们砍……一切热情尽在不言中,把他们留住了,这个村子才能像个村子。

又活像自己的儿女都远走高飞指望不上了,不能养老送终了,着着急急从邻居家那里过继了一些儿女,既为了消除寂寞,也为了顶门立户。

当然,保德来的这些人也是愿意顶这个门立这个户的,他们住在这里觉得太舒坦了。这样说吧,他们到了我们村,就像是我们村的人到了北京城,觉得一切都是那么新鲜那么美好。他们逢人便说,这地方真是好哩,既通电话,又通电视,还通平车哩。你说失笑不?人家这地方的耕地,还是两个牛一起拉哩!

(注:保德县好大一部分山区的农民,因为坡陡路窄,自然条件更加恶劣,所有的生产和生活物资进进出出只能靠人背和驴驮。在这里,人和驴既充当了所有的生产工具,也充当了所有的运输工具。有人可能要问,耕地为啥只用一头牛来拉,而不用两头牛共同来拉,两头牛耕地不更有效率吗?是的,他们也清楚这个道理,只是地特别的陡,两个牛并排站着或拉着犁往前走,难免互相挤过来靠过去,这样一挤或一靠,上面的牛就会把下面的牛给挤靠到深沟里。)

但,那只能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了。无论保德人多么热爱这个村子,也无济于事了。最近听说,整村移民,轮到了我们村子。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都得搬,并且也有一种“壮士一去不复返”的英雄气概!

它,终于寿终正寝了!

五寨县的村子大大小小真是不少,但像徐家村这样为全县人耳熟能详的村子绝对是仅此一家。我能写,也因为我自豪。

面对这个即将消逝的村落,我的感情是复杂的。现在我想借助于文字把它的一些故事讲给大家听,也算是一种感情的寄托吧。其实,也不完全是感情,好像更是一种责任,因为我也是徐万族人中的一员。

我的这本书的书名暂时就叫《徐万族人》了,像生下孩子以后先随便起个乳名,以后慢慢想好了,再给他来一个官名,何况我这个孩子还在一边怀孕一边生产当中。山西作协的朋友说,就叫《徐万村落四百年》吧,蛮好的。我也觉得蛮好的,但不着急,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细斟慢酌。

我已经做好了计划,从时间顺序上把这四百年有趣的人和事记下来,尤其是那些文化传承上的人和事,一共可写二十来篇,每篇大约是五至七千字,也可能有长一点的。我这里陆陆续续地往出写,《黄河》那边陆陆续续地往出发,以便及时接受广大读者的检验与评判。现蒸热卖一回,或许来得更加真实自然,来得更加原生态。

上一页 下一页 [1 2 3]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