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居所到门店整整500米,从门店到居所整整500米,每天4个来回,2公里路程。12个春秋冬夏,修脚女工辛月英在这条路上执著前行,风雨无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已走过7200公里的无悔追梦路。从2006年拿起修脚刀,39岁的辛月英摸着一双双“有味”的脚,在原平市体育南路一间不足十平方米的空间,以精湛的技艺,至诚的服务,让3500多名脚病患者康复,让他们“底气”十足地走向社会,创造着幸福生活。2014年,共青团原平市委授予辛月英“岗位能手”称号。
1995年,农家出身的辛月英在家乡原平市西镇乡东石封村念完初中后考入原平卫校,三年的学习、实习,使辛月英深深爱上了医生这一治病救人的职业。1997年卫校毕业后,辛月英与同在卫校上学的同学冀胜恒结婚。冀胜恒的父亲是子干村卫生所所长。多年来的努力工作、家庭生活,辛月英从她老公公身上学到了高尚的医德、从医的严谨,她下定决心要在从医这条路上走得更高更远,不说救死扶伤那么大,能在人们需要的时候能出上力就好了。1998年儿子五个月时,辛月英毅然在娘家东石封村开办了一家门诊。六年时间,每天工作结束后,辛月英对当天的每一例病例进行严谨认真分析,刻苦钻研的她医术越来越好,小小诊所给全村父老乡亲带来了福音。2003年,有着六年门诊实践经验的辛月英来到原平,在名医樊补田的诊所继续学习。这期间,在体育南路开修脚店的同学因酒精中毒病故。看着关闭的修脚店,辛月英心里很不是滋味,和丈夫商量后,她决定接手这家修脚店。
修脚和门诊虽同属治病救人,却是两个不同的天地。为了尽快转型,辛月英加盟了太原市的一家专营脚病药的专卖店,同时兼治手癣、脚病。辛月英在短暂的学习后,基本掌握了医治脚病的要领。回到原平后,她用治疗脚气的药物泡脚,亲身感受药物疗效;用修脚刀在自己脚指甲上反复练习,直到能够熟练操作。一年后,经有关部门检测合格,办理好相关手续,2006年8月1日,辛月英打出了属于自己修脚店的牌子。
第一位患者36岁,司机,属灰指甲病,脚指甲嵌在肉里,周围红肿,不能走路。辛月英第一次面对病人,不免脸红,头上直冒冷汗。再加上阵阵的脚臭味,辛月英肚子里翻江倒海,好想呕吐。可是,开弓没有回头箭。顾客就坐在眼前,总不能放弃吧,她只好自我鼓励,自我安慰,一定要成功。第一次成功,鼓舞了辛月英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信心。以后,辛月英每看一例都要记录在案,晚上对照理论反复钻研、琢磨,她的医术提高很快,刀功日趋娴熟,并能从容处置各种症状。对于鸡眼、肉刺患者,轻的,当场治疗;重的,先敷药,两、三天后再做治疗。前年,东社镇中学的一名学生患嵌甲病,脚指头肿得像厉害,疼得直叫喊。辛月英经过几次精心治疗,这名中学生的脚恢复得很快,不久后就可以正常走路了。后洞煤矿的一名工人不慎碰坏脚趾头,后来长出厚厚的指甲,在医院拔掉后又长出,以至不能穿鞋,更不能走路了。他慕名找到辛月英,两次修理、治疗后,如愿康复……看着患者脚踏实地渐行渐远的身影,辛月英会心地笑了。
修脚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困难的患者,辛月英知道情况后,总是免费治疗、用药。原平铁路家属院有一对70多岁的老俩口都患有厚甲症,辛月英不光主动上门服务,还免费为其治疗,老俩口感动不已,逢人便夸。去年国庆节期间,该市贫困乡南白乡的一名大叔修脚结账时,发现身上带的治疗费不够,看到大叔作难的样子,辛月英干脆全部免了费用。这一病例,让辛月英感到扶贫攻坚,人人有责,她决心在自己的岗位上为脱贫攻坚献上一份绵薄之力。随后,辛月英向社会承诺,凡属政府核准的贫困户修脚一律免收诊疗费。这一举动,得到了贫困户和村民的普遍好评。
“修脚这一小小技术活改变了我的生活,我也会带动身边愿意从事修脚这一行业的人走上创业新路子。”辛月英信心满满地说。(蔺红)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