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为增强党员党性、提升党员素质,今年以来,河曲县坚持分类指导,创新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确保党员走到哪里,党组织就延伸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不断提升农村党建水平。
首先,该县对集中安置、党员较多的矿区移民搬迁村,保留原有支部设置,租用临时活动场所开展活动;分散安置、党员较少的村,暂与迁入地建立联合党组织;集中安置在县城、党员较多的易地扶贫整村搬迁村,在居住社区成立新的党组织;分散安置、党员难以集中的,将党员纳入搬迁地农村或社区党组织管理;对易地零散搬迁的,根据搬迁规模、安置途经和党员人数等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党组织。
其次,以乡镇为单位整合农村党支部的流动党员。在流动党员数量大、较集中的流入地,成立流动党员临时党支部,设置党员服务中心;数量少、较分散、不具备建立临时党支部条件的,与当地党组织联合建立党支部,整合适当规模的活动场所,将本乡镇所有流动党员纳入党组织进行管理,确保每个流动党员及时参加组织生活。
第三,强化党员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互动。在完善流动党员管理台账基础上,流动到外乡镇的党员到临时党支部或流入地党组织参加组织生活,流入地党组织要及时将流动党员纳入本地党员管理范围;流动到县外的党员,重点通过“微信党支部”管理,“微支部”由流出地建立,以上好“微党课”、过好“微生活”为目标,吸收流入地党组织负责人加入,加强沟通联系,共同做好流动党员管理。(贾金理)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