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续一段缘分,重现一片朝阳,重拾一颗初心。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口号和方向。在实现“中国梦”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想和前进过程中。全党上下不断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求学精神弊革风清、前仆后继,不断取得进步。
求学,是“始”和“终”前呼后应的秘诀,是生命征途跋涉的导航。然而学习的征途,非得有指点引领才不会走偏、走远。作为一名网络媒体编辑,涌入互联网+时代的热潮中时,我和许多年轻人一样,痴迷于知识爆炸,也因海量知识一股脑扑来而措手不及。想学而无从下手,甚至学而不专,以至于有始无终。
有一位研究互联网信息方面的专家说过:成也海量,败也海量!当求学之心切切,前进的脚步变得沉重,却根本停不下来之时。非常希望得到一位名师指点,然而名师是可遇不可求的。这使我想起了对我启发最大的初中班主任石老师,一位永远散发着阳光、真诚和善良的语文教师。
那晚,我怀揣着急切和期盼的心情去找石老师。冬日寒意逼彻,昏黄的路灯下,石老师仿佛一团火焰来到身边。在见到老师的那一刻,所有的阴暗、抱怨、孤独等一下子烟消云散,小时候的敬畏和紧张回到心中,这是多年以来骄傲自负的我久违的感觉。老师,像太阳般明媚,像火炉般温暖,更像一盏灯,刹那间照亮了学生前进的道路。
我们聊了很久,上学时的一幕幕浮现眼前,每一次得到表扬时的感动,每一场犯错受罚时的委屈,每一个新年联欢晚会上欢快的情节。谈到意浓时,一个对视的眼神,一个真诚的微笑,无不传递着不可言说的默契。谈笑间,我提起几个印象特别深刻的细节。
一次,一位同学帮教师办公室打扫卫生,结果因为仅擦了石老师的办公桌而遭到老师责问:别的老师难道不需要干净的桌面吗?语气虽柔,但令人深思。之后在生活、工作中、待人接物时,这个声音总在耳边回响,使我懂得了“顾全大局”。
有一次,在黑板上抄文章时,因为另外安排了紧急任务,我便急匆匆放下粉笔……这时,黑板上的最后一个字刚好写了一半,石老师面带愠色地道:写一个字都不能有始有终,其它事又怎能做好呢?我赶紧收住脚步,脸色通红的上去补起来。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与人交往中,也牢牢记住这件事以及这个教训给予的启发:要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更要尽心负责,哪怕再小的事,也不能有头无尾。
有一个学期,学校统一安排:重点培养优秀学生,要求把好学生安排在靠前排的位置。可石老师没有执行,偏偏把一个好学生和一个差等生安排同桌……可就在那个学期,我们班成绩排名全校第一。我当时就很受触动:原来平等地对待所有人,力量这么大!这次与老师重逢,她却吐露出了当时的心声:我是不忍心放弃那些孩子们呀!
这就是一个普通的70后人民教师,一个弱女子,以一颗真诚、平等、忠诚、尽责、热情的教学之心,踏出一条“严于律己”、“严于教学”的为师之道,赢得了众人的拥戴和敬仰,她忠于职守,二十年如一日,拒绝了许多更优秀的学校、更可观的报酬,在一个城中村初级中学培育着满园桃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每一个学子纵然走向天涯海角,任时间渐去渐远,身上总会散发着老师传授的美好品行,受益终生。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走得远了就停下来审视一下自己的路途和迈过的脚步,如果生命的前进是为了更多的幸福、淳朴和安然,那么“返璞归真”不失为征程中最明亮的一盏灯。寻找了这么多年的求学之路,原来它一直在我的记忆里。(李冬梅)
(责任编辑: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