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前夕,静乐县段家寨乡段家寨村东一座钢筋水泥浇筑的小桥悄然建成。它架通南北,与汾河和村庄平行,通往村里的文化广场,把庙宇、戏台、流水构成了一幅富有古诗意的新风景。
今年春节过后,因报社在段家寨村负责下乡扶贫工作的广告部主任尹双喜同志转为村里的“第一书记”,社里便委派我去接任。虽说我俩的工作是密切配合,共同帮扶,但毕竟要有侧重分工。当他带我到乡、村认识介绍情况之后,我很快便进入工作。先是进行入户调查。特别是郝新柱一家,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今年48岁的郝新柱,在2012年4月22日春天架线时不慎从10米高处掉下,造成双腿骨折、神经坏死瘫痪多年。妻子离异,有年仅16岁、13岁两个儿子,一个老母。当时我掏出200元表示同情之外再不好多问其他。只是说了句习主席要让全国人民2020年一个不剩共奔小康,您腿不能走照样也要步入小康,要相信党、相信国家,我们就是组织派来帮扶你们来了。以此安慰。八月十五前,我买了40斤月饼,代表报社看望今年全村计划脱贫的32家贫困户时,我特到他家,见到了他现在的妻子。她叫王利华,长治黎城人,2009年通过QQ聊天,两人网上相识,因双方都是离异之人,可能同病相怜之故,经过一年的网上传情,于2010年3月15日在太原相见,一顿饭后便随他来到段家寨结为夫妻。谁想两年后,一个偶然事故让他们富有浪漫色彩的爱情受到了灾难性的打击。在医院她坚强地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照。可出院后,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他生不如死;而她却再也走不起了,不走眼里难受,走了心里难受。她选择了留下,几年来一直用心照顾、支撑着这个让她非常沉重的家。
我为她的善良感动着,也为他们的遭遇和无奈纠结着。县残联曾送他一辆轮椅,但他说最好能有辆电动轮椅他就更好自理。真巧,家父腿患7年,在京工作的弟弟夏天正好给买回一辆电动轮椅,年事已高的父亲手脚迟慢,觉得电动的不如手动的好使,闲置一旁半年未用。当他听了我的扶贫故事和捐献想法后,家父欣然同意说:“东西给最需要的人才能发挥最大的使用价值。”弟弟也为了支持我的工作善举说可以,一向节俭且多有同情心的母亲最后也表示同意。我想,我把这辆电动轮椅作为新春礼物送给他,让他年后自如地行走在温暖的春天里。
前些时候,我和尹双喜分别向新任社长冯振玉汇报我们的工作后,他当即同意支助村里建桥尚有缺口费用5万元,而且第二天周日带一位副社长一位副总编冒雨到村查看正在建设的“扶贫桥”,走访了贫困户。有位腿患静脉曲张的老人,冯社长当即安排尹双喜联系曾在本报做过专治此疾广告的太原专科医院,并办理为老人看病的具体事宜。
那天,我就想,建起的是一座扶贫桥,更是一座连心桥。我们扶贫工作队就应该架好这个桥梁,“上找政策,下找对象”,让政策措施、社会资源与贫困户、贫困人口有效地对接起来,用心、用情、用力,在忻州大地上就会浇出无数扶贫的花朵,迎接祖国小康社会到来的春天。
(责任编辑: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