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服务>>正文
忻府区尹村:云中河畔古村落
2016年09月25日 10时51分   忻州在线·忻州日报

尹村位于忻州城西北30里的南云中河北岸,由尹村、岩口两个自然村组成。村北紧倚银山。初秋时节的尹村,果丰叶茂、杨柳成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尹村曾被列入忻县林业的四杆红旗之一。

1998年夏,北京大学考古系在村西发掘出土了大量陶、鬲、骨针、骨椎等,经考古证实,早在4500年前,这一带就有占地30万平方米的村庄部落规模,经历了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期和距今4500年左右的龙山文化时期,以及夏商文化时期,是山西北中部地区由新石器时代进入夏代纪年的最早文化遗存。1998年,一村民在建宅取土时发掘出一块“唐故河东押衙银亮光检校工部尚书右业射御史大夫任国武公墓志铭”,据此推断,距今1070年前的后唐清泰三年(936),就有尹村这个村子了,当时尹村为秀容县永宁乡所辖。

尹村原与六石村紧紧相邻,中间仅有一条南云中河相隔,俗语云“六石尹村隔道河”。明万历年间,南云中河水泛滥,尹村被河水冲走了半个村庄。清顺治十年(1653),连降大雨24日,南云中河突然改道北去,仅留合索河水通过。清雍正二年(1724),合索河水逼近,村之南均夷为河床,“六石尹村隔道河”已名不符实。此后数年,白马河投入南云中河,南云中河复归故道,洪水将村内许多良田毁于一旦。今之观音坝、河神庙、河塄坡,就是几次水患时村民筑堤防洪的遗迹。大水过后,人们纷纷在村北的高地选址建宅。今之脑头街、沟里头街、后沟街等均是那几次洪灾以后逐步形成的。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村南一直是荒滩。每年夏季,蒲草悠悠、蛙声阵阵,村人谓之蒲滩。然而在大旱的1972年,整个河滩的蒲草皆被村民掘取而绝种了。随着近年来河水减少,洪患消失,村南东西大街以南才逐渐有了良田和住处。尹村原有街道皆为沙质土基,一到多雨季节,街道便越淤越厚,致使雨水不能顺利排出。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对村内三条大街进行了混凝土浇注,对所有小巷铺设了红砖,解决了近三十年道路难走的困惑。同时打深层井五眼,安装双管暗管,保证了浇地用水和灌溉节水。

尹村古代武盛文不足。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忻州知事就曾为武举张维邦挂匾“武围捷报”,目前大匾仍保存完好。为弥补文不足的缺憾,在村中照壁的东北方竖起了一支身高两米、由片石砌筑的石笔。另外在附近还有一蹲状石猴,高约1.5米,据传,过去赶大车的车把式都要在石猴的嘴部抹一些油,否则会翻车酿祸(当时的路是静乐通往五台的必经之路,过往车辆很多)。此外,村中还留有始建于清嘉庆十四年(1811)的观音庙、重建于清咸丰四年(1854)的财神庙。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庙还保留有白天闹鼓吹、晚上点油灯的习俗。财神庙内供奉的则是武财神赵公明。解放后忻县商会会长便是尹村人张国钧,他在城内南北大街开了家“聚和永”商号,生产的糖枣曾畅销三晋大地。就连远近驰名的“忻州瓦酥”也是该商号研制的。另外,村内木结构财神阁和魁星阁也极为精致。(张俊赟)

【小贴士】

怎么行:从市区出发到新路村,再沿忻保线东行30里,或沿牧马路至河拱、北赵,再走忻顿公路即可。

怎么吃:尹村的龙眼葡萄,其形如龙眼,色似玛瑙。皮薄核少,汁味甜美。

怎么住:忻州市区住。

(责任编辑:李冬梅)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