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日,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在五台山召开之际,记者走访了东台顶望海寺释觉一法师,他在勤修佛法的同时在书画艺术上也自成一家。他认为,佛法与书画关系密切相通之处,学习佛法可促进书法境界的提升,有助于佛法的弘扬。

古人道一切声是佛声,一切色是佛色,无漏法中当如此认取,有漏法中书法艺术也是佛事。
释觉一法师表示,佛法修学,虽有念佛、持戒、参禅等方式,惟是否有进境,常觉佛法论调着空蹈虚,不易测知其境界,而书法则透过书写的实践,人生哲理、宇宙自然的体悟,从其作品中可看出其境界。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息业养神、任运自然”、“廓然无圣”,“去粘解缚”、“入于法而出于法”,这些经禅中所得到的思想体悟,在书法实践上无形中流露,“忘怀遣虑,率性任心”,所以能创造出“妙绝古今,神逸超迈”的书法最高境界。

如弘一大师的书法,好比一堂谦恭温良的君子,不亢不卑,和颜悦色,在那里从容论道。弘一大师非常注重全面调和的美术观点,作字刻印,均须作一张图画看。具有和谐中庸,致中和的思想。
释觉一法师认为,佛法重在实践,修行乃是重点,否则沦为口头禅,而修行实践,不外戒定慧三学。以戒为师,外毒不入,由戒得定由定生慧。戒定伏烦恼,慧则破烦恼,开迷惑。学佛主要是学六度四摄,学菩萨度人度已。菩萨如何学?一言以蔽之曰:“不离世间法而修出世道。”
佛弟子不论出家比丘,在家居士,以佛法来荡涤俗尘,以书法来怡情养性,不失为明智的抉择。若能以佛法超然的意境,付予书法脱俗的雅趣,则佛法、书法将相得益彰,绵延不绝。

初见释觉一法师,给人的感觉就是法流清澈,法脉清晰。慈眉善目中让人与佛相近,和颜悦色中使人平心静气。
他常年居于海拔高达2996米的五台山东台顶望海寺,每当旭日初升,霞光万道,静谧的望海寺完全浸于一片云山雾海之中,配上浑厚的晨钟声,愈发显得庄严肃穆。
释觉一法师是华严宗第四十代祖师释本如大和尚的心传弟子,其禅功和苦行倍受称赞,以一身而兼禅宗五宗法脉,整顿望海寺,兴建名刹,为现代五台山禅宗杰出代表。
东台日出是五台山的一大自然景观,历来吸引无数的僧俗登山朝台。(温晓军 潘高峰)
(责任编辑: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