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通一月不到的深圳地铁11号线,设计了两种票价,一种普通舱,一种商务舱,商务舱的票价是普通舱的三倍。两种不同价格的车厢导致乘客数量出现天壤之别,简直就是冰火两重天:一个车厢寥寥数人;一个车厢摩肩接踵。(中国新闻网)
早在2012年深圳地铁提出设置VIP头等车厢时,便在网上引发一场“口水战”。众所周知,一线城市的地铁运载量惊人,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期,部分线路场面堪比春运,排队之长、车厢之挤拥让人望而却步。在运能还远远不能满足公众需求之下,设商务舱提供差异化服务,实在是不合时宜。
在城市人口日益剧增,公共交通服务压力巨大的情况下,由公共资金投入并享受政府补贴、提供普惠服务的城市地铁,应当以方便民众出行、缓解交通拥堵为首要任务。再者,像地铁这类市内短程交通工具,乘客上下频繁,即使从起点一直乘坐到终点,时间也很有限。相关部门在考虑地铁乘坐舒适性的时候,首先应该想想怎么样才能让乘客不再排队和拥挤,用最短的时间到达目的地。毕竟商务舱只能服务一小部分人,并不能改善供不应求的现状。只有在保障运力方面多下功夫,如增加车次和线路,完善硬件设施和服务等,才能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地铁的快捷和方便。(实习记者 王 菲)
(责任编辑: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