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截止4 月10 日,代县投资262 万元新购的17223 套新课桌凳已全部送到了城乡各个学校,全县义务教育阶段的17000 多名中小学生全部用上了新课桌凳。与此同时,代县教育局还为全县中小学配备书架309 个,仪器柜1910 个,报刊杂志架150 个,使全县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为稳步提高全县中小学的教育质量创造了条件。
近年来,代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加大教育投入,优化学校布局,强化学校管理,提高师资素质,着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举全县之力实施办学条件改善、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质量提升三大工程。全县义务教育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和谐发展,教育水平实现整体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越来越高。2013年至2015 年三年累计拨付教育重点工程经费48320 万元,用于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使全县中小学校教学设备配备全部达到《山西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要求。2015 年经省政府组织验收,代县被命名为“山西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达标县”。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该县认真落实国家制定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依法履行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招聘录用、培养培训、调配交流和考核奖惩等方面的管理职能,依托国家特岗计划政策平台,累计招聘特岗教师350 名。全县教师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学历结构有了明显改善,音、体、美、计算机等学科的全面开设,教学设施器材的充分使用,使山区、农村学校充满了朝气和活力,保障了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2012—2015 学年,全县小学、初中入学率全部达到100% ,小学、初中户籍巩固率分别为98.0%和99.05%。
按照“立足长远、统筹兼顾、政策引导、城乡互动、有序交流、合理流动”的原则,代县还制定了《代县义务教育学校校级领导和教师交流方案》,实行了“城内教师下乡支教、农村教师有序进城、优质教师送教下乡、区域教师校际流动、学校校长定期交流”制度。近年来,全县中小学轮岗交流教师258 人。通过异校交流,提升了薄弱学校的管理和师资力量。制订了《城镇、农村学校“ 帮扶结对”活动实施方案》,并全面启动“帮扶结对”“联片教研”活动。将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划分为“ 城西片、城南片、城关片、峨聂片”四大片,开展“联片教研”活动,从教研教改、学校管理等方面共同探究、共同学习、资源共享、共同进步。同时,不断完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历教育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的师资培训工作机制,坚持实施送培下乡、送教下乡和送课下乡活动,逐步提升薄弱学校的教学质量。截至目前,全县有285 名教师参加了“国培计划”骨干教师培训,通过发挥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有效地推动了城乡教育资源共享。
在不断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提高师资素质的基础上,各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稳步提升教学质量,使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学校的办学质量不断得到提高。(杨继兴)
(责任编辑: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