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服务>>正文
勇立潮头破浪行 踏出一片新天地
2016年03月04日 08时48分   忻州在线

——记偏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 刘建文

文/偏关联社 温彪

他叫刘建文,山西五台人,现年47岁,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经济师职称,长期在市联社(之前为忻州地区农金改办、市人行农金科)从事管理工作,2012年8月出任保德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主任,2015年8月,经省联社党委会提名,由他担任偏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党委书记。从接任的那一天起他便下了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让偏关走出困境,走在在全省系统先进行列,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山穷水尽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偏关县位于晋西北黄土高原北端,北靠古长城与内蒙接

壤,西临滔滔黄河与内蒙准格尔旗相望,东与神池、平鲁二县相连。全县总面积16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4.8万亩,全县所辖4 个镇,6个乡,总人口 11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万,是国定扶贫开发重点县,2014年,全县财政收入4.7 亿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3850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上任初(即2015年8月末),偏关联社下设14个营业网点,共有干部职工142名,各项存款131612万元,较年初下降2636万元;各项贷款84917万元,其中不良贷款25208万元,占比29.69%,较年初27.45%上升了2.24个百分点;其余尚能生息的资产还本能力不足,仍有继续恶化的风险,经营进入低谷,可谓“山穷水尽、风雨飘摇”,2015年连续2个季度工资发不成,员工对仅够温饱的工资待遇已经彻底绝望,部分员工被迫长期请假甚至另谋生计,有本事的调走了,留下的也不那么安心。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2015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之年,也是我省农村信用社进入转型发展的历史时期,这一年,省联社积极推进“人本工程”,稳步推进“三定”工作,8月下旬,市联社调整了县级联社主要领导,一支充满活力,富有战斗力的“新班子”由此诞生。8月28日,对于他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天市联社干部大会上宣布他到偏关联社担任党委书记,并且市联社党组书记亲自带着他去偏关赴任,“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面对危机四伏的经营形势,他暗下决心,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很快,全社上下在他的鼓舞下,形成了一个战线统一、上下齐心、坚不可摧的战斗集体。为走出经营困境,他积极争取多方扶持,通过各种渠道主动向当地党政及有关部门,人民银行和银监部门,省、市联社请示汇报,反映困难,争取各方支持。省、市、县各级领导先后莅临偏关联社指导工作,最让他难以忘怀的是省联社崔联会书记亲自到这个全省最偏僻的地方来调研工作,并且对他的工作寄予了厚望,市联社书记王宝仓不到一个月三次来偏关下乡,省、市人大代表到这里座谈,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来这里视察,这一切营造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也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省、市、县各级通过不同方式扶持,对改善经营状况、处置风险起到了积极作用。他凭着一股“人心齐,泰山移”壮志气概,使偏关联社绝处逢生。在这半年里,他经历了人生中最大的磨难,他顶着别人无法想象的压力熬了过来,因为,他心中充满希望,因为梦想,常常夜以继日,连续几个晚上不能睡觉,他家在忻州,妻子在忻州实验小学任教,两个孩子正在上学,父亲年过七旬,患有关节痛,在五台老家常年卧床不起,他却因为这份沉甸甸的事业不能在身边尽孝,进入旺季,他整天在单位,不是下乡帮助收贷,就是到政府汇报,以至于孩子病倒了,他都顾不上回去看一眼,谁没有家,谁不想多陪陪老人孩子。说到此,他无不为之感到愧疚,为了偏关联社早日走出困境,为了他心中的信合梦,上任半年时间,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2015年12月8日,偏关联社召开第二届社员代表大会,他以全票当选偏关联社理事长,掀开了偏关联社崭新的一页,一个崭新的信合时代,由此在晋西北高原上开启。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缘在破岩中。

有志者、事竟成, 苦心人、天不负,任何成功的取得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上任之后,下基层倾听职工心声,到农村了解农民疾苦,多次召开座谈会,共商偏关联社发展大计,终于找到了制约偏关联社的发展症结,他用睿智、用谋略、用使命、用汗水浇灌着……,脏乱差的办公环境,低迷的员工士气,员工期望的眼神,这一切他们看在眼里,刻在了心里,这一切更加激怒了他“缺氧不缺精神,决战经营风险”的决心。无规矩而不成方圆,他首先从内部制度抓起,先后制定完善了《请销假制度》、《安全保卫值守制度》、《员工违规处罚办法》、《员工工作守则》,组织员工反复学习,进而形成大家共同遵守的纪律,一批长期请假的职工开始返岗,一些屡教不改的员工遵守制度了,按时上岗,统一着装,一幅信合新形象展现在了社会面前,面对不良贷款这块“硬骨头”,他痛下决心,迎难而上,动真碰硬,清非攻坚,他亲自挂帅,出实招,下硬手,一场清收不良贷款的攻坚战打响了,先从内部员工“开刀”,再利用省政府清收“三类”和“扣薪还贷”,打开了清收不良贷款这一道缺口,2015年全辖清收不良贷款2479万元,特别是他上任后,通过采取明责自清、职工认领不良贷款、公职人员不良贷款催收等一系列措施,在4个月的时间清理不良贷款1650万元,有效遏制了不良严重反弹的势头。至2015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32768万元,较上任初净增1157万元,扭转了上任之前存款一度滑坡的局面。

在他“内抓管理、外塑形象,争取扶持、解危脱困” 12字方针策略的引领下,通过当地报纸、电台、广播电视等媒体宣传报道,从多方入手,大张旗鼓的宣传造势,让社会各界看到了“穷可贷、富可贷、不讲信用不能贷”的诚信风格,慢慢地,客户认同感增强了,客户就是信用社的衣食父母,贴近客户、改善服务是当务之急,为此,他向省、市联社打报告,争取资金,打造精品网点,计划投资600多万元对全辖5个营业网点进行装修改造,到2018年逐步实现统一标识,统一品牌的服务。上任以来,先后吸纳一批种、养殖专业大户股金150多万元,绶解了社员退股的难题,维护了稳定的经营秩序。偏关县经济重心在城区,活力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潜力在旅游经济,基于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定位,他积极抢占先机,服务种植、养殖专业户,约法“三章”,推出“十不准”阳光放贷,以人为本,凝心聚力,他不辞幸劳,历经千辛万苦,跑关系,开门户,树形象,得到了当地党政部门支持和社会认可。在他的带领下,偏关联社旧貌换新颜……从只够温饱的工资待遇到人均近5万元的丰硕收入,从落后、陈旧的办公设备到整齐划一的办公设施,从员工萎靡的精神面貌到良好的精神风貌,从信用社与政府关系僵化到积极帮助支持信用社工作……,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最好的佐证,也镌刻在了偏关联社发展的丰碑上。弹指一瞬间,2015年结束了,偏关联社各项业务经营有了明显好转,实现经营利润200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225万元,增幅12.67%,完成市联社下达全年目标1800万元的111.17%,监管指标呈现上升趋势,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较上年增加了2.76个百分点,达到65.23%;拨备覆盖率较上年增加了2.71个百分点,达到32.17%。员工年均收入水平由2014年的2万元,跳上5万元台阶,2016年可望达到7万元。

他的奋斗改变了偏关联社不是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改变了信合人的命运,他的奋斗必将为偏关联社掀起一副波浪壮阔的历史画卷。

不拘一格降人才

一石激起千层浪

众所周知,偏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企业效益不景气,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农村信用社多年来举步维艰,不要说有力支持地方经济,有时就连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如何才能增强自身实力呢?面对这一实际,2015年8月他上任之初,就清醒地认识到,信用社要强身健体,须从内部入手,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全面推行了以“优化组合,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的人事制度改革,体现了“以实绩论英雄,凭本事坐位子”,通过改革,使一大批优秀的年轻员工脱颖而出,7名业务骨干走上了信用社领导岗位,19名干部由中层副职成为正职,为偏关联社的大发展、大跨越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同时,他集中力量,精心选拨组建了偏关联社清收不良贷款专业队伍,由他兼任大队长,聘请那些与客户打交道有经验、精力充沛的信用社老主任、老信贷员共计30人,分成6个分队,规格之高,规模之大是信用社历史上都罕见的,负责对全辖14个网点2015年末形成的所有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工作,实行新旧剥离,分帐管理,每周一次碰头,每月公布各队收贷成绩,按季与收贷任务完成挂勾考核,各收贷小分队你追我敢,力争上游,运作不到2个月,初见成效,已收回不良贷款245万元,利息105万元。

斗转星移,不到一年时间,在省、市联社的坚强领导下,在人行、银监部门的监管指导下,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偏关联社上下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他团结和带领全社员工战天斗地,艰苦创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站在新的起点上,面向未来,任重而道远,“十三五”规划已经为农信社绘画了宏伟的蓝图,偏关联社坚持“四个一”总体工作思路不动摇,全面推进改制化险,始终贯穿“转型提质”的工作主线,进一步强管理、促创新、谋发展,坚守“发展、防控”两大主线,以“三年再创一个偏关”动员令为号召,凝心聚力,共谋发展,为早日组建农商行,为实现地方经济跨越发展!

(责任编辑:籍俊霞)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