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网评>>正文
医保救命钱岂容“薅羊毛”
2025年11月20日 10时38分   山西日报

近期,央视曝光多起医保卡被滥用的乱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药店将日用品伪装成医疗器械,通过医保系统违规套刷;线上平台公然传授所谓“医保卡薅羊毛攻略”,诱导消费者违规使用;更有甚者,通过售卖“医用护肤品”年销售额近千万元,其中600万元来自医保基金。诸如此类行为蚕食的是群众的“救命钱”,侵蚀的是医疗保障的公平堤坝,必须予以坚决遏制。

当前骗保行为之所以能“瞒天过海”,很大程度上源于传统监管手段难以实时追踪医保资金流向与产品实际用途,科技赋能监管势在必行。相关部门应加快医保监管系统的智能化升级,建立“产品备案、销售流通、医保支付”全链条数据筛查机制。近年来,我省积极探索医保基金监管新路径,构建“智慧医保”大数据监管体系,有效维护了医保基金安全。利用大数据,打通医保系统与市场监管、药品监管部门的数据接口,实现信息共享,让大数据模型成为打击欺诈骗保的“开路先锋”,让欺诈骗保无处遁形。

骗保行为往往隐蔽在无数药店的日常销售中,必须用好群众监督这支守护医保基金的重要力量。群众既是医保受益者,也是违规骗保行为最直接的见证者,具有不可替代的监督作用。我省出台《违法违规使用医疗保障基金举报奖励实施细则》,明确对查实案件按案值的一定比例给予一次性奖金奖励,开通多渠道举报入口并严格保护举报人信息,从制度层面有效激发了社会监督热情。相关部门还需进一步完善举报奖励机制,简化举报流程,拓展线上线下多渠道举报入口,并通过社区宣传、短视频科普等方式,向群众普及医保基金使用规定、骗保行为的危害等,切实提升全民法律意识和监督意识。

“薅医保羊毛”看似占小便宜,实则是涉嫌违法违规的行为。从长远看,当大量宝贵的医保基金在暗处流失,吃亏的还是参保人自己。每个人都有责任从“旁观者”变为“监督者”,共同守好、用好这笔“看病钱”。

对于那些为了谋取私利而不惜铤而走险的企业和药店,依法严惩违法者才能形成有效震慑。不仅要追回被骗取的医保基金,还要依法对其处以高额罚款,情节严重的要吊销其相关证照,甚至追究刑事责任。通过严厉的处罚措施,让违法者付出沉重的代价,从而有效遏制医保卡滥用行为的蔓延势头。

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关乎每一位参保人的切身利益,是医保制度可持续运行的基石。对于“薅羊毛”式套刷医保的歪风邪气,必须坚持监管“零死角”,违法“零容忍”。唯有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才能真正筑牢医保基金的安全防线,让每一分“救命钱”都用在刀刃上,为千万家庭撑起坚实的健康保障。

邢云鹏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