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网评>>正文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2025年11月07日 09时50分   山西日报

漫步在太原市迎泽公园,树影斑驳间,灵巧的狐狸、憨态可掬的熊猫、五彩斑斓的孔雀……一幅幅树洞画忽隐忽现,让人觉得妙趣横生。近日,一则“太原女孩与树洞画”的故事在网上走红。迎泽公园、青年路等地的几十幅树洞画像散落在城市的“艺术彩蛋”,散发出城市的浪漫与温情,引得市民驻足欣赏、拍照打卡。

“城,所以盛民也。”人民是城市建设的主体,也是城市建设成果的共享者。小而美的树洞画,不仅让角落成风景,更测量着一个城市的温度。其走红的背后,有年轻人对城市的热爱与创意、有公园管理方的信任与支持、有市民的喜爱与欣赏,这些共同构成了城市美丽的乐章,成为城市微改造、微修复、微更新的生动注脚。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内涵式发展,是破解“城市病”的良方,更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聚焦山西,在战略层面,推动出台《山西省城市更新条例》,“城市体检”机制建立,体现的是前瞻布局与系统思维,算的是动态账、长远账,更是民心账;战术层面,太原市启动50条“断头路”打通工程,晋城市对城市公园实施渐进式更新,忻州古城“修旧如旧”实现活化再生,越来越多城市以“绣花功夫”盘活存量资源,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功能品质。

如果说硬件的更新是城市的“筋骨”,那么以人为本的温度,就是城市的“血脉”。内涵式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美好。什么是美好生活?是出门见绿、步行可达的口袋公园,是加装电梯后老人脸上的笑容,是无障碍设施试点项目带来的尊严与便利。建设人民城市,就是把城市最好的资源、最核心的空间留给人民。建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把供水、供气、供热等看不见的工程做成良心工程,打造更多公共空间、更美的生态环境……步步皆画、时时可赏;物物可感、人人共欢,这样的城市,才有温度,有情感,有归属。

内涵式发展不仅需要“颜值”,更要有“体魄”与“智慧”。城市要宜居,也要安全韧性。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完善应急体系、提升基础设施抗灾能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让城市在风雨中站得稳、立得住。同时,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城市治理,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实现管理精细化、服务智能化。

城市之魂,在于文脉。内涵式发展的深厚底蕴,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平遥古城的灯火阑珊、太原钟楼街的市井烟火都在证明:城市更新不是推倒重来,更不是抹去记忆,而是要在保护中发展、在传承中创新。保护历史建筑、活化文化资源、推动传统与现代交融共生,城市才能既有“颜值”更有“气质”。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内涵式发展非一日之功。政府需从“管理者”向“服务者”“引导者”转变,搭建平台、精准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依托市场机制运作、推动公众共治共享,让“金点子”转化为“金钥匙”。只有将“为人民”的初心与“人民建”的实践紧密结合,城市才能更鲜活,生活才能更美好。

郑娜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