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网评>>正文
让绿色出行成为一种日常习惯
2025年11月06日 10时38分   山西日报

为服务保障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倡导绿色低碳出行,太原市交通运输局于9月发起“公众低碳出行月”活动,以“选择低碳拥抱蓝天”为主题,统筹太原公交公司、太原轨道交通相关运营公司、共享单车企业、支付宝公司等多方资源,通过主题宣传、惠民优惠、多平台联动,推动低碳出行从“活动倡导”转向“日常习惯”,引导市民优先选择公交、骑行、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为论坛举办营造良好环境,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

近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据交通运输部消息,目前全国每天有超2亿人次选择绿色方式出行。这个数字不仅体现了出行方式的变革,更折射出公众生态环境意识的显著提升和现代城市发展理念的深刻转变。

公众日益高涨的绿色出行热情,反映出全社会生态环境意识的整体增强。一段时间以来,私家车被视为生活水平的象征,而如今,骑行、步行、公共交通等绿色低碳方式成为更多人的优先选择。

随着城市运力不断更新,“轨道+骑行”更加普及。近年来,各地多措并举,做好做优轨道站点周边骑行接驳设施与环境,通过推进两轮出行与轨道交通无缝衔接,促进城市绿色出行。

作为一种绿色、便捷的交通方式,两轮出行越来越受青睐。中国自行车协会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镇居民每100次出行中,约有30次由两轮出行完成。

两轮出行为降低能源消耗和改善空气质量作出了突出贡献。《2024两轮绿色出行研究报告》显示,全国每日因两轮出行而减少的碳排放约1万吨,这一减少量转化成节省下来的环保成本,每年达数十亿元。

在“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的广泛倡导下,许多人开始有意识地优先选择公共交通,习惯“135”出行方式(即1公里以内步行、3公里以内骑行、5公里左右乘坐公共交通出行)。这不仅是生活方式的调整,更彰显了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自觉担当。

绿色出行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也离不开政府层面持续推进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政策支持。要让绿色出行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还需要更多创新机制加以引导。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未来一个时期城市工作重点任务时,“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是其中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倡导绿色低碳出行”。绿色出行已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太原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公众低碳出行月”不仅是服务保障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的重要举措,更是推动城市绿色交通转型的一次有益实践。下一步,他们将认真总结此次活动经验,把“办卡进社区”“校园低碳宣传”“骑行激励”等成熟做法转化为常态化举措,进一步优化公共交通线网、提升共享单车运营管理水平、推出更多惠民优惠政策,持续引导市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助力绿色交通转型。

王建科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