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网评>>正文
以制度温度消解“失能之困”
2025年11月04日 09时46分   山西晚报

“阿姨,咱们今天先做个按摩好吗?”清晨的阳光里,护理员赵雪梅轻柔的问候,为一位失能老人开启了有尊严的一天。这样的温情场景,如今在晋城五千多个失能家庭中已成日常。而三年前,专业照护对许多家庭而言,还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从“奢望”到“日常”的跨越,源于晋城市自2021年起正式启动的国家级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的深耕探索——以“政策框架标准化、护理服务套餐化、护理技能星级化、机构管理等级化、辅助器具租赁化”为指引,构建起覆盖参保、服务、监管全链条的长护险制度体系,用制度创新破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民生痛点,为老龄化背景下的民生保障注入温暖动能。

制度的根基,在于科学完备的政策框架。好的民生政策既要回应需求,更要筑牢运行基石。在成为试点之后,晋城市就相继出台了《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这一“总纲领”,配套《晋城市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实施细则》《失能评定管理办法》等八项专项制度,形成“1+8”政策体系,从筹资、评定到服务、监管,实现全流程有规可依;更创新制定《长期护理保险护理服务规范》《定点护理机构等级评定》《护理员技能星级评定》三项地方标准,将45项护理服务细化到服务频次与支付限额,让“怎么护、护得好”有了明确标尺。这种“政策+标准”的双重保障,为长护险落地见效夯实了制度根基。

民生政策的生命力,在于精准对接群众的“急难愁盼”。晋城长护险的设计,处处透着“以人民为中心”的细腻考量。针对失能群体照护需求的差异性,该市摒弃“一 刀切”,推出居家自主护理、上门护理、居家与上门叠加护理、机构护理四种服务模式,搭配包含轮椅、照护床等在内的辅助器具租赁服务,让不同情况的失能人员都能找到适配方案;在筹资端,创新“政府+单位+个人”三方共担机制,按缴费基数0.3%筹资(个人、单位各缴0.15%),在职及退休人员的单位缴费部分由职工医保基金与财政补贴,既减轻企业与个人负担,又保障基金可持续;为防“服务缩水”,依托长护险信息系统实现了参保评估、服务、结算监管等全流程线上智能化管理,上线长护险App,开通定位打卡、人脸识别、服务时长记录等多项功能,让每一次照护都透明可追溯。这些精细设计,让政策既有“普惠广度”,又有“精准精度”,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

制度的温度,终究要靠群众的获得感来丈量。对退休后因脑梗丧失自理能力的晋城市民赵丽而言,长护险是“全家的救命稻草”:每月8小时专业护理上门,助浴、压疮护理、肢体锻炼样样到位;适配的租赁轮椅送上门,辅具公司还提供安装与维护;每月1400余元费用报销,让原本拮据的家庭卸下重担。“现在我能安心上班,妈妈也能得到专业照顾,日子终于有了盼头。”赵丽女儿的感慨,道出了无数受益家庭的心声。截至目前,该市长护险已覆盖56.52万参保人,近5000人享受待遇,基金支出超8400万元,数据背后,是众多家庭重获喘息的轻松,是失能者重拾尊严的希望。

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政策创新的出发点,晋城的实践用具有温度、富有精度的制度设计,织密民生保障网,让需要帮助的人真正感受到了温暖。

孙蕊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