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网评>>正文
多打粮打好粮 保障粮食安全
2025年03月06日 09时45分   山西日报

又到一年两会时。今年全国两会上,农业新质生产力成为热门话题。

3月4日下午,首场“委员通道”如约而至。走上通道的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农业大学校长严建兵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和企业深度合作,已经培育了多个蛋白含量超过10%的品种,并且推广了1000多万亩。”这意味着,有可能以玉米取而代之,减少大豆的进口。

不仅要多打粮,而且要打好粮。如何实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和品质提升。

保障粮食安全,永远是一道必答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加大良种、良机、良法推广力度,在精耕细作上下功夫,进一步把粮食单产和品质提上去,让种粮也能够致富”。

我省山多地少,靠扩大耕地增产的潜力十分有限。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狠抓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严守耕地红线,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特别是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使命在肩、责重任重。

多打粮、打好粮,良种、良机、良法缺一不可,皆为农业新质生产力要素。当务之急是,加快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让“智能农机”唱主角,推动“汗水农业”向“智慧农业”跃迁。同时,高度重视、高位推动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坚持把发展有机旱作农业作为带动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粮食连年丰产,2024年总产首次突破1.4万亿斤,伴随着丰收喜悦,粮价下跌、收购压力等问题随之浮现,不能因此就认为粮食“多了”。而有的地方因灾减产、减收明显影响了种粮信心,这同样不可取。实际上,我国粮食供求长期紧平衡的格局并未改变。政府工作报告鲜明提出“加大对产粮大县支持,保护种粮农民和粮食主产区积极性”,就是一个信号。

粮食安全,乃“国之大者”。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所强调,各地区都要扛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共同把饭碗端得更牢。

徐补生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