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好“绣花”功夫,因地制宜分配城市空间,切实做到统筹兼顾
地处天津五大道旅游景区中心地段的民园广场,是外地游客的热门目的地。最近,笔者观察到这里的变化:环绕广场的连廊及周边,曾经密集排列、五颜六色、烟熏火燎的小餐车不见了,环境干净整洁,游客轻松漫步。
广场上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天津)平行进口汽车安心嗨购节,吸引了许多年轻人,他们饶有兴趣地品评现场展示的各种品牌汽车。
民园广场有百年历史,承载着天津人的共同记忆。如今,它是集购物、休闲、娱乐、观光、餐饮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休闲广场,成为展示天津特色文化的一张名片。一度涌入的小餐车,带来噪声、油烟和地面污渍、乱扔垃圾等问题,与广场整体氛围极不协调。对此,周边居民和热心游客颇有意见。
此番规范之后,民园广场小餐车消失,餐饮和购物门店照常营业,经营秩序好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强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
增强城市的烟火气,对于扩大就业、促进消费、方便群众生活具有积极作用。但鼓励各类民生业态发展,不等于不分场合、不看环境,到处摆摊设点、无序经营,甚至影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给城市评价“减分”。
既要烟火气,也要有秩序。道理不难理解,做起来却并不容易。比如,在公共空间引入小餐车、小吃摊,本意是为了聚拢人气。一些经营者开始时也讲秩序、讲卫生、讲诚信,时间久了则“捡到篮里都是菜”“萝卜快了不洗泥”,发展变得粗放起来,产生各种问题。
增强烟火气,营造好秩序,是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题中应有之义。实践中,既不能一味强调烟火气,导致管理失范、问题丛生;也不能因为讲秩序,“一刀切”地取缔所有小摊小贩。处理好二者关系,必须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的民生需求。
思想认识到位,积极担当作为,部门有效联动,依法依规管理,形成共治格思想认识到位,积极担当作为,部门有效联动,依法依规管理,形成共治格局——我们的城市,定能做到既有热腾腾的烟火气,也有便民利民的好秩序。
(据《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梁艳)